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教育

學者:撇開前輩成果 中國特色美學學派無從談起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13 08:52:0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作為舶來品,美學于20世紀初傳至中國,到了80年代,“美學熱”席捲中國學術界。之後,中國美學界一直在尋找中國美學復興的途徑。8月9日至13日,被稱為“美學風向標”的世界美學大會首次登陸中國。與會學者們並不想讓其成為一次純粹的學術狂歡,除了關注中國美學的復興等理論話題外,他們也對美育和藝術教育等實踐內容予以了特別關注。

第18屆世界美學大會中國藝術分會主席朱良志表示,相比中國燦爛的藝術成就和獨有的文化特色,中國藝術和中國美學研究現狀並不讓人樂觀。朱良志説:“中國美學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一是引入了西方美學理論範式,二是建立了美學的學科規範,但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原創性差,研究多集中在對美學史的梳理上,缺乏思想,獨立性差,而且往往陷入一些無謂的爭論中。”

一些學者指出,除西方文化衝擊外,輕思想、重物質的風氣,追名逐利的學術態度也是限制中國美學、中國藝術研究發展的重要原因。他們希望此次美學大會能夠“促進産生真正的美學思想,而不僅是交流幾篇論文”。

儘管中國美學的發展遭遇障礙,但學界並不悲觀。“我們應該看到中國美學發展突破的可能性所在。”朱良志説,中國美學擁有深厚悠久的歷史基礎。社會環境和學術環境的日益改善,也都有利於中國美學的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葉朗認為,儘管美學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但中國美學已廣泛地滲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從明代文震亨的《長物志》、清代李漁的《閒情偶寄》和今人王世襄的《錦灰堆》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到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審美情趣,可以看到,中國美學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有多麼緊密的聯繫。”

國際美學協會秘書長、中國社科院文藝理論研究室主任高建平認為,與80年代的“美學熱”相比,今天的美學視野更開闊,與國際美學的聯繫更緊密。然而,美學理論論爭的不足,理論體系建構思路的不明晰,卻制約著中國美學的發展。“我們必須糾正一個誤區,美學不僅與哲學、文學、藝術相聯繫,更與社會生活實踐密不可分。只有樹立這種認識,才能為美學學科注入健康的力量,糾正美學過於書院化的弊端。”高建平説。

對於學派的構建,葉朗説:“沒有學派,就沒有理論的原創性;沒有學派,就沒有真正的百家爭鳴;沒有學派,就沒有學術的大發展大繁榮。”他認為,中國的美學學科創建新的學派有了現實的可能性,如學術發展方向有了一定共識,有了比較厚實的學術積累和人才儲備,有比較暢通的學科綜合和國際交流的渠道等。”針對一些人提出的“撇開前人,一切從頭來做,一切自我創造”的做法,葉朗表示,朱光潛、宗白華、馮友蘭等前輩學者的理論成果必須吸收,否則就是違背人文學科的發展規律。“沒有這個前提,中國特色的美學學派無從談起。”

學校作為實施美育的重要平臺,藝術教育成為本屆美學大會重點關注的話題。“中國當代美學的現實關懷是提高全社會的人文修養,承擔起人文學科對於社會文化的價值導向功能。在世界美學大會中設置藝術教育的分會場,正是體現了美學與現實、教學與科研的互動。”中國高教美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彭吉象告訴記者。

“藝術教育的重要性説再多也不為過。”彭吉象指出,儘管當前中國的藝術教育處於蓬勃發展期,但由於在傳統教育中不受重視,目前的現狀仍不盡如人意。經過諸多專家、老師的努力,直到20世紀90年代,美育才正式寫入了教育綱要。

但是,美育在寫入教育綱要後,還是處於相對薄弱的環節。江南大學教授張福昌説,當前我國的藝術教育系統中,幼兒園和中小學以及大學教育鏈脫節問題嚴重。這3個相互銜接階段的藝術教育,在多數情況下處於割裂狀態。他建議,在課程設計上應將藝術教學內容納入到教育體系,以提高普通學校的藝術教育和教學品質。

彭吉象同時指出,藝術教育不單單是學校美育,還有家庭美育與社會美育。“構建完備的藝術教育體系,需要大中小學藝術教育相互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通藝術教育和專業藝術教育相互結合,學校藝術教育與社會藝術教育相互結合。”他還表示,少年宮、文化宮也應該屬於廣義上的藝術教育,是青少年課外美育的活動基地,博物館、劇場、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也是社會美育的重要平臺。”

本報記者 馬子雷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