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演出

京味話劇《滷煮》國慶再開演 票友出演或成絕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3 10:21:34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一碗《滷煮》“調”出新京味
一碗《滷煮》“調”出新京味

一碗《滷煮》“調”出新京味
一碗《滷煮》“調”出新京味

滷煮這道北京名吃被排成一齣京味兒十足的小戲,雖非職業演員,但他們都説著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話,冒著北京人的精氣神兒。國慶期間,這碗熱騰騰的《滷煮》再次在解放軍歌劇院出鍋。

劇中演員皆“本色”

創排于2009年的《滷煮》是黃盈導演新京味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一部代表作,話劇《滷煮》以一家衚同深處的滷煮老店為背景,講了滷煮的三代傳人對傳承手藝這件事的不同態度和觀念。劇中人物除主要角色老何掌櫃祖孫三代,還有一些貫穿全劇的配角人物,如倒騰糧票和外匯券的倒兒爺、提籠架鳥的食客、連考了四年的復讀生,這些色彩繽紛的人物身上帶出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人們生活的劇變。從這三十年成長過來的各年齡段觀眾總在不經意間被戳中淚點。

黃盈本人是在北京出生長大的北京人,他的京味作品中有對逝去老北京的懷念,更有老北京人身上特有的濃濃的情意。這部小戲中的26名演員也都是黃盈從各處蒐羅來的北京人,他們大多不是職業演員,但都説著一口地道的北京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劇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自己或者伴隨自己長大的形象,因而看似一個草臺班子,實則形成一個特別難得的“北京味兒”氣場,舞臺上的小人物都特別真實鮮活,他們將自己的個性和生活態度融入戲裏,使這齣戲呈現出一種再不可複製的老北京傳神氣質。

民間劇團演“大戲”

正是因為演員們對京味兒文化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五年來,這部《滷煮》小戲每次上演都引起很大的反響。“新京味兒”的標簽是喜愛這些戲的觀眾總結的。黃盈導演説:“起初聽到觀眾總結的‘新京味兒’這個稱呼,我有些抗拒,不想被貼標簽,但現在我覺得這個標簽挺好,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我和團隊主體的八零後成員們的共識,是對我們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我們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很多人已經成了自己所在領域的中堅力量,我們更多地開始思考自己的文化根源和如何去傳承文化的問題。儘管這種傳承在商品經濟的衝擊下變得異常艱難,《滷煮》裏何老掌櫃後繼無人的無奈,甚至也成了《滷煮》這齣戲的命門,但我還是會堅持做下去。曾有人評《滷煮》就是當代《茶館》,我不敢説自己與大師比肩,但我有屬於自己當下的表達,這種困惑和希冀都是真實的。”

雖然《滷煮》這出小戲在演出之後好評如潮,但每次演出因為成本過高,和非職業演員檔期難以協調等原因,還是很難預料演出還有沒有“下一次”。談到此,黃盈也很無奈。此次話劇《滷煮》國慶期間在解放軍歌劇院的兩場演出或許成為“絕唱”。該劇全體演員26人,以演員人數論,《滷煮》完全達到了院團大製作的演出規模,作為一個民間劇團演出“院團大戲”的艱辛可想而知。儘管《滷煮》從創排之初到去年的復排演出都呈現一票難求的景象,但是26人的演員陣容一直是持續演出的重大障礙,即使是場場爆滿,要負擔龐大劇組的演出開支也顯得捉襟見肘。另一方面,商業資本當得知這出名聲在外的劇目演員多達26人的時候也紛紛咋舌,不敢接單。

編導黃盈笑稱:“《滷煮》是一齣違反商業規律的戲。在追求可複製性強、低成本、易放量的商業環境下,《滷煮》顯得太過不合時宜。”

■劇情

話劇《滷煮》以一家衚同深處的滷煮老店為背景,講了滷煮的三代傳人對傳承手藝這件事的不同態度和觀念。老何掌櫃的兒子忙於市場化經營開起了滷煮連鎖店,把老何看重的口味、品質拋在一邊。老何轉而寄希望於孫子,孫子卻選擇出國發展,不再從事滷煮這門手藝。老何掌櫃在拆遷前送走孫子,也送走了自己最後的希望,當他撫匾而泣的時候,觀眾也為他落下淚來。與滷煮店的命運主線配合著一些貫穿全劇的配角人物,倒騰糧票、外匯券的倒兒爺、提籠架鳥的食客、連考了四年的復讀生,這些色彩繽紛的人物身上帶出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人們生活的劇變。從這三十年成長過來的各年齡段觀眾總在不經意間被戳中淚點。

■幕後 “草臺班子”演大戲

心理學博士:排練間隙領證結婚

王博在《滷煮》一劇中扮演心理學王博士,在現實中他也就是一名心理學博士。因為把本專業人士演得太過傻帽兒,王博在自己的學者朋友圈中甚至引起了“公憤”,但他堅持説自己是本色演出。2009年《滷煮》首演時,王博還是一名準備讀博的碩士生;2012年復排,他已經是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博士了,但是為了演戲,王博不惜打著“飛的”、瞞住導師趕回北京參加合成演出。今年的復排正值博士論文答辯前夕,幾經權衡王博還是歸隊了,上海演出後王博直飛香港趕在校方發現前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答辯,還好順利通過,這個好消息又讓全組為他開心不已。

話劇《滷煮》伴隨了王博的整個博士生涯,由於所有的休假休息都被排戲填滿了,他甚至沒有時間安排自己的生活。據製作人安瑩透露:“最瘋狂的是我們出發上海前,王博提出要晚到上海半天。當時正是最緊張的時期,我們希望大家多熟悉舞臺,但事後我們才知道他是要在那一天跟未婚妻去辦理結婚登記。當演出後的慶功宴上,全劇組一起舉杯祝賀同伴新婚誌喜。”

北京演出之後,王博將要帶著自己新婚妻子,去往另一個城市正式入職、工作,以後或許更難有機會回北京排戲演出了,但是王博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傷感,他説:“只要想應該還是能安排的。”

二道販子:實是投行骨幹

《滷煮》中扮演二道販子狗子的孫高洋,長得瘦小乾癟,若是去參加戲劇學院入學考試,一定會在初試就被刷下來。可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人卻被黃盈導演一眼看中,“孫高的形象,一言以蔽之就是特別‘鼠眉’,可就是這個形象放在京味兒戲裏簡直太鮮活了,你説他是衚同串子,站在舞臺上就讓人相信。”“形象出眾”的孫高洋在戲外更是叫人刮目相看,歐洲留學歸來的他身為投資銀行骨幹,每天過著空中飛人的生活。為了排練,他時常把自己從商務會議間歇“空投”至排練場。《滷煮》上海演出期間因為正值週末,孫高洋從長沙飛抵上海,到達時已經是淩晨了,演出完連夜還要再趕回去。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地“金蟬脫殼”,在孫高洋都是家常便飯。

少掌櫃:與“敬妃”搭戲氣場十足

在話劇《滷煮》的班底內,不像演員的不只孫高洋一人。扮演少掌櫃的陳磊也曾是大學劇社的落選者,原本心灰意冷的陳磊沒想到卻在食堂被黃盈導演叫住,就這樣被“揀”了回來。那以後他成功出演了《棗樹》、《阿吐羅魏的發跡》等劇,雖然個頭矮小但戲劇能量卻相當驚人,甚至與一些成名的演員合作時也毫不遜色。《後宮甄嬛傳》中的敬妃娘娘楊紫嫣在13版《滷煮》裏扮演少掌櫃的妻子,她説:“沒想到這麼小的一個身材演起戲來這麼有勁道,這樣的對手叫我不敢鬆懈,得努力較上勁才行。”

台灣大嫂:本職中學老師

扮演台灣大嫂的張婷,是黃盈京味兒戲的核心成員之一。在2006年黃盈“新京味三部曲”的第一部《棗樹》中,她扮演女一號何大媽,二十齣頭的年紀把一個七十多歲厚道知理的北京老太太演得深入人心,據張婷説主要是因為這樣的北京老太太就是她小時候記憶中的北京形象。她對這樣富有人情味的人物有著濃厚的情感,所以很自然地演下來。

2009年排演《滷煮》時,張婷已經是北京一家重點中學的任課教師了,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張婷常給自己的學生講一些課本裏沒有的戲劇知識。在張老師的引導下真有不少學生喜歡上了戲劇。談到《滷煮》封箱,張婷的話最能代表《滷煮》全組人的心聲,“我們這樣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人,最初認識是2003年。那時我們還都是學生,現在十年過去了,大家還能在一起享受一齣話劇從創作到演出的這個過程,我特別感動。所以特別希望再過一個十年,2023年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今天的時候,人和心都沒有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