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中國兒戲節48天推46部好戲 兒童戲劇掙出奇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10 14:32:29 | 文章來源: 北京娛樂信報

《小紅帽和睡美人》

《小紅帽和睡美人》

《遺失光芒的燈泡頭》

《遺失光芒的燈泡頭》

從7月12日到8月28日,中國兒藝發起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將在48天時間內,為北京觀眾帶來46部國內外的兒童劇,這使得本屆戲劇節成為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兒童戲劇節。中國兒藝演出部主任趙寒冰接受記者專訪時説,從第一屆時,這個戲劇節就已經達到收支平衡,英國的愛丁堡戲劇節1947年就誕生了,但直到去年他們才達到收支平衡。可以説,這個兒童戲劇節創造了“劇場奇跡”。

票房 艱難條件中創奇跡

2011年暑假,中國兒藝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在京開幕。為了振興兒童劇市場,中國兒藝本想兩年舉辦一次該戲劇節,但沒想到第一屆上演的39部劇目就取得了260多萬元的票房成績,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於是,中國兒藝將戲劇節的舉辦時間改成了一年一屆。2012年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匯集了國內外的27部作品,票房成績超過了300萬元。“英國的愛丁堡戲劇節1947年就誕生了,但直到去年他們才達到收支平衡。而中國兒童戲劇節從第一屆開始就達到了收支平衡,也達到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中國兒藝演出部主任趙寒冰告訴記者説。

説前兩屆中國兒童戲劇節是兒童劇市場上的“奇跡”並不為過,因為除了北上廣和深圳這些大城市,兒童劇在其他中小城市的觀眾群體極少,很多家長根本不知道兒童劇是什麼,就連中國兒藝在做劇目推廣時,還常被家長們問道:兒童劇和電影大片兒一樣嗎?兒童劇是真人演員演的嗎?相比于衣服、鞋、吃飯這些物質享受,很多家長並不願意在精神享受上為孩子們花錢。“地方兒童劇團的生存很成問題,”趙主任介紹説,“去年我們召開兒童戲劇節研討會的時候,全國還有31個兒童劇團,今年已經縮減為26個了。”

演出 選擇劇目聽觀眾的

而前兩屆的中國兒童戲劇節,在演出開幕前半個月,演出票就會被搶購一空,有家長甚至感慨地説:“能在中國兒藝買到一張票,比買火車票還難。”

趙主任告訴記者,中國兒藝每年選擇的劇目都要同時徵求兒童劇研究者和觀眾的意見,“我們每年會請兒童戲劇研究會做兒童戲劇市場和創作情況的調研,會把演出邀請發到全國的兒童戲劇團體手中,徵集他們近兩年上演的兒童劇作品。根據他們的演出品質、獲獎情況、演出場次、觀眾人數等判斷是否適合參加兒童戲劇節。我們還同國家大劇院、文化部外聯局、各國駐華大使館聯繫,他們推薦外國兒童劇目。觀眾的意見對我們也非常重要,校長、老師、家長給我們的反饋都會影響到我們的演出安排。比如今年在第三屆兒童戲劇節上上演的《小布頭奇遇記》,原本因為演員檔期問題沒有排進來,但觀眾卻對這部戲呼聲很高,所以最後我們還是克服困難把小布頭排了進來。”

規格 創歷年兒戲節之最

今年暑假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將有46部中外兒童劇與觀眾們見面,創下歷年兒童戲劇節之最,也成為目前國內展演劇目最多、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兒童戲劇節。眾口難調是很多藝術節都會面臨的問題,但本屆兒童戲劇節卻能讓觀眾們各得其樂。

在兒童劇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經典童話兒童劇方面,中國兒藝《小蝌蚪找媽媽》《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小王子》《青蛙王子》和北京兒藝的《灰姑娘》、北京醜小鴨卡通藝術團的《小紅帽》等劇目將把觀眾們最熟悉的中外童話作品搬上舞臺。與此同時,根據中國童話改編而成的兒童劇也很引人注目,比如中國兒藝根據童話大王鄭淵潔作品改編的《罐頭小人》,根據童話作家孫幼軍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創作的同名童話改編而成的《小布頭奇遇記》,中國兒藝的傳統大戲《馬蘭花》等作品將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樂在其中。

特色 六部劇也適合成年人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兒童劇扎堆兒上演也是今年兒童戲劇節的一大特色。中國兒藝的《岳雲》和有“舞臺連續劇”之稱的《西遊記》以及中國木偶劇院創排的《少年孔子》將向小觀眾們展現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精神。

特別值得推薦的是,此次中國兒藝邀請了《小美人魚》《艾摩和超級英雄》《小紅帽與睡美人》《禿小子》《堅定的錫兵》和《遺失光芒的燈泡頭》這六部國外劇目。它們不僅適合孩子們觀看,也適合成年的戲劇愛好者們觀看。

活動 花車載觀眾逛王府井

和前兩屆戲劇節相比,今年的第三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將把演出展演變成孩子們的盛大節日。戲劇節舉辦期間,中國兒藝將在王府井大街上設立戲劇小屋,孩子們不僅能在小屋中找到戲劇節的演出資訊,還能看到各種卡通形象和角色服裝,他們可以現場穿起劇中角色的服裝拍照留念。花車也是今年兒童戲劇節的一大特色。

載有戲劇節標識的巡遊花車將把觀眾們從王府井地鐵站一直送到中國兒藝門前,在開幕當天演員們扮演的卡通形象將在花車上與觀眾們一道同行。

好戲先知

《小美人魚》 唱響小賈斯汀的歌

7月12日到14日,美國潘多斯兒童劇院將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兒童音樂劇《小美人魚》,這是專為孩子們打造的音樂劇作品。

據介紹,兒童音樂劇的特點是劇情簡單,舞美華麗,歌舞比例極大。由40人組成的演出陣容將在五彩繽紛的夢幻舞臺上為小觀眾們演繹這部安徒生童話。在歌舞演出中,演員們將演唱經過改編的賈斯汀·比伯的流行歌曲。

《小紅帽和睡美人》 地域特色極為鮮明

7月20日和21日,德國菲裏斯歐木偶劇團將在中國兒童劇場上演手偶劇《小紅帽和睡美人》。

該劇將兩部經典童話劇分成上下半場演出。德國的手偶形象誇張,它們冷峻的表情中掩藏著隱隱的幽默,地域特色極為鮮明。

《禿小子》 同聲傳譯聽臺詞

7月27日和28日,土耳其國家劇院聯盟將在中國兒童劇場上演人偶劇《禿小子》。

劇中的禿小子一直過著無聊而平凡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一些離奇的事情發生了,之後,他對於生活的感悟也跟著發生了轉變,他發現自己身上有著與眾不同的品質和閃光點,而這些他以前卻從未在意過。

土耳其的人偶劇表演極具特色。演員們有的戴著偶形頭套登場,有的則手持面具登場,誇張怪異的人物面部表情令人忍俊不禁。土耳其國家劇院聯盟是土耳其水準最高的劇院之一,該劇院的木偶劇表演也代表著土耳其同類演出的最高水準。該劇適合七歲以上的人群。因為該劇臺詞量較大,中國兒藝特意聘請了兩位同聲翻譯。屆時,看不懂字幕的小觀眾將戴上耳機,聆聽臺詞的現場翻譯。據介紹,兩位翻譯正在接受中國兒藝演員們的“培訓”。

《遺失光芒的燈泡頭》 鏡框照片突變真人

8月17日和18日,芬蘭CSC公司將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上演多媒體兒童劇《遺失光芒的燈泡頭》。在劇中,主人公麗麗巨大的床頭桌上放著一部行動電話、一盞檯燈和一個裝有麗麗照片的相框。有一天,燈泡頭頭上的燈泡突然熄滅了,他的好朋友電話卡——那部多功能行動電話幫助他尋找他遺失的光芒,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神奇的魔術。

該劇將魔術、小丑表演和多媒體特效融為一體,觀眾們能看到鏡框中的照片突然變成了真人演員,並從鏡框中走出。真人演員與影像構成的亦真亦幻的舞臺世界讓觀眾們難分虛實,但這現實與夢幻交替進行的演出卻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堅定的錫兵》 基調充滿了詩意

8月24日和25日,阿根廷奧瑪木偶藝術劇團將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上演木偶劇《堅定的錫兵》。阿根廷是木偶藝術的發源地,其木偶劇具有悠久的演出傳統。

《堅定的錫兵》帶有一種歡快明亮、充滿詩意的基調。隨著每個場景和故事劇情,木偶的表演和操作也更加變化多端、豐富多彩。舞美情境,戲劇木偶、演員的服裝造型都將帶領觀眾回到故事發生的十九世紀初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