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離婚》圓夢老舍三部曲 京腔兒裏面聽“恍惚”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17 15:01:20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離婚》海報

《離婚》海報

繼《我這一輩子》《貓城記》之後,明戲坊戲劇工作室將於7月5日至7日在青藍劇場推出老舍系列作品的第三部《離婚》,該劇講述一場兩個男人的“離婚”,一場恍惚之中,理想與現實的決裂。

老舍小説再度搬上戲劇舞臺,京腔兒裏面聽“恍惚”

長篇小説《離婚》是老舍先生自己相當偏愛的作品之一,他在論述中曾提到通過這部作品“建立了自己的文字風格”,“用接近生活的語言來表達”,是自己諸多作品中“文字簡潔清新的典範”。在成功改編了《我這一輩子》和《貓城記》之後,明戲坊戲劇工作室又將《離婚》搬上小劇場的舞臺,也以此完成了創作“老舍三部曲”的宏願。

話劇《離婚》講述了一個生活在20世紀30年代的機關科員老李的種種矛盾:渴望和市井粗劣的太太離婚,去尋一個詩意的女子,卻又肩負家庭的責任,在妥協的婚姻裏越陷越深,同時又在充滿爾虞我詐的衙門中茍且偷生,為尋求生活的意義拔刀相助,救出同事張大哥被拘捕的兒子,卻為此不得不向卑劣的同事小趙低眉順眼。“一切恍惚不定。”

編劇、主演方旭在劇本改編過程中緊緊圍繞“恍惚”這一意向展開構思,“許多人都是那樣,于現實總有諸多不滿,看上去小心謹慎,可實際上心中的那團火又‘燒得我實在難耐’……”方旭解釋説,“那團火”就象徵著“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想要撲向火焰,又怕如飛蛾般燃盡,所以“恍惚”。“善與惡,好與壞,實際與詩意,懦弱與英勇等等看似嚴格對立的屬性,常常揉在一起加在一個人身上,旁人看不清,即便是自己也常常分不清,因為‘分不清’,所以大家都恍惚。”《離婚》就是以濃烈的京味兒語言和幽默傳達著人人難免的這份在理想與現實的拉鋸戰中的恍惚感,也恰恰是這種恍惚感使當下的觀眾對本劇産生了深深的共鳴。

主創團隊群英薈萃,排練演出絕不“恍惚”

方旭坦言,對於這次改編,明戲坊團隊感受到一定壓力,“就怕辜負了老舍先生的作品”。為此方旭特意邀請了舒乙、舒濟和斯琴高娃三位重量級人物擔任本劇的顧問。本劇的另一位主演仁龍闊別舞臺七年後再度登臺,他曾主演過《消失的村莊》《婚巢》《搖擺的婚約》等多部影視劇,被譽為“千面人”。為了使舞臺呈現更加飽滿,層次更加豐富,此次《離婚》的創作還特別邀請了國內最優秀的中阮演奏家馮滿天加盟,擔任現場配樂。馮滿天與方旭在一次朋友的聚會上結識,頓生相見恨晚之感,馮氏的演奏突破了以往民樂演出的儒雅沉穩,融入了許多現代音樂的理念和技法,時而婉轉低吟,時而狂放不羈,極具張力,而與戲劇跨界合作,也正是馮滿天多年的心願。

為渲染“恍惚”的情緒,本劇設置了多段人物的內心獨白,演員時而一人分飾多角,時而兩人飾演一角,充滿了挑戰。排演過程中,兩位主演不求一蹴而就,而是不斷摸索與人物的情感共鳴,更不斷地否定既成的表演定勢,破繭而出,但求慢工出細活,漸入佳境,為觀眾呈現老舍作品之真味。離婚,相當於決裂,主人公老李在本劇末尾,最終選擇離開了人人相互傾軋的衙門,與世俗的現實決裂;現代人面對生活的重壓,空有滿腔的戾氣,又是否有與庸常的生活決裂的勇氣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