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國家大劇院將推世界環境日主題音樂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30 09:00:17 | 文章來源: 新浪娛樂

5月29日,國家大劇院在京宣佈,將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舉辦一場環保主題音樂會,邀請5名現代作曲家創作《群島之海》、《黑色噪音》、《瀕危》、《濕地》和《月浪》五部交響樂作品。指揮呂嘉屆時將執棒大劇院管弦樂團進行演奏,現場還將出現“特殊樂器”。發佈會上,大劇院管弦樂團打擊樂聲部副首席劉恒提前展示了這些用垃圾做成的“樂器”。

大劇院將辦環保音樂會 邀知名作曲家創作

據大劇院管弦樂團總經理任小瓏介紹,其中創作《瀕危》的英國作曲家瑞秋-波特曼,曾憑電影《愛瑪》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濃情巧克力》、《總有驕陽》、《觸不到的戀人》、《一天》、《喜福會》等電影的配樂也都出自她手。此次她的《瀕危》以保護熱帶雨林、海洋、草原上的瀕危物種為靈感,試圖喚起人們對這些美麗而富有靈性的動物的關注。另一名作曲家魯多維科-艾奧迪師創作的《濕地》則“是對濕地破壞這個主題的冥想,‘水’的意象和‘土地’的元素相互交織,不停的變幻。而最後以一個問號為結尾,仿佛是對未來何去何從的追問和思索。”

打擊樂家現場演奏生活垃圾變樂器

接著,現場分別播放了《瀕危》和《黑色噪音》的片段,配以富有感染力的視頻畫面。任小瓏認為,《瀕危》雖然是現代樂作品,但有很濃的浪漫主義色彩;而《黑色噪音》浪漫主義色彩更濃:“它是試圖把生活中的噪音變成好聽的音樂,把壞的變成美的。讓我們思考:是不是我們已經變得麻木,逐漸適應了醜的東西,走到了事物和人性的反面?”

隨後,劉恒帶著由飯盒、礦泉水桶等垃圾構成的“樂器”向媒體進行展示。他透露,《黑色噪音》中許多聲音就是來自這些生活垃圾,只需要進行一些處理:“作曲家對我們的錄音有嚴格要求,比如有的聲音是吹灌水的紅酒瓶來的,有的聲音,比如這種‘嘎吱嘎吱’的聲音就來自……”説著,他將一個紙杯倒著放下,另一隻手拿起提琴的弓,來回在杯底上“拉”了起來,發出讓人難以忍受的摩擦聲:“我們錄的時候,之前錄弦樂的同事聽到這個聲音也‘呃’地抖了一下。”據悉,屆時這些特殊的“樂器”也將出現在舞臺,向觀眾展示音樂中的環保。 (周文韜/文)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