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我們的荊軻》春節再演 莫言劇作亮相大劇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30 15:30:49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我們的荊軻海報

我們的荊軻海報

《我們的荊軻》春節再演 莫言劇作亮相大劇院

《我們的荊軻》春節再演 莫言劇作亮相大劇院

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編劇、著名導演任鳴執導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原創話劇《我們的荊軻》,將於2月19日至24日首次登臺國家大劇院,王斑、宋軼等原班主演將再次亮相。該劇以現代視角再現歷史故事,新鮮而犀利的重新解讀了“荊柯刺秦” 這一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故事。

莫言劇作春節登臺,人人心中都有荊軻

從大年初十至元宵節,話劇《我們的荊軻》將在國家大劇院連演六場。這部北京人藝的原創大戲、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大劇場話劇的處女之作,曾一舉拿下中國話劇最高獎——“金獅獎”的最佳劇目獎和優秀編劇獎。談到創作初衷時,莫言坦言“我不想按照傳統歷史劇的套路來寫這個故事,我希望能夠解構它,並且上升到一個哲學層面來討論它。” 於是他大膽的將重點放在“荊軻為什麼刺秦”的動機討論上,用今日“我們的”視角推測出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故事,用“荊軻的”故事拷問起了眼下這個人人吶喊著“我要成名”的時代。他還表示,“這部戲裏沒有壞人,都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人,或者就是我們自己。”當荊軻刺秦不再源於舍生取義的俠義精神,而是懷抱了一舉成名的心態,以這種心態産生的責問和徘徊也引發了台下觀眾對當下生活或自身命運的思考。導演任鳴説:“戲劇在這一刻像鏡子一樣。”全劇的關鍵不再是“荊軻”而是“我們的”,因為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一個荊軻。

實力原班精彩演繹,古代大俠也很犀利

據悉,此次該劇將以原班主演登臺國家大劇院。在劇中飾演“荊軻”的北京人藝著名演員王斑與飾演“燕姬”的宋軼,這個英俊加亮麗的組合不僅令人賞心悅目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實力,兩人曾憑藉該劇分別獲得了第二屆中國話劇表演“學院獎”的最佳主角獎和最佳配角獎。王斑對這個角色更是格外鍾愛:“荊軻是我演的第一個歷史人物,但我實在不覺得這是一部歷史劇,莫言老師大量犀利而現代的臺詞告訴我,我演的不是一個古人,我演的就是當下我們的生活,就像臺詞中説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荊軻’。”而飾演燕姬的宋軼是近年來在影視領域頗受關注的潛力新秀,作為該劇中唯一的女性形象,心思婉轉的燕姬在與荊軻演習刺秦經過時,一語道破荊軻的困境,並且指出了一條晦暗得令人瞠目卻又堂皇得青史留名的解決之道,這個外形纖細嬌美的女孩卻以擲地有聲的表演為觀眾帶來了驚喜。值得一提的是,正如王斑所説,《我們的荊軻》雖是古裝戲,但是臺詞卻犀利而現代,比如劍客大俠們熱火朝天的討論著“亂世就是舞臺,誰不想演得精彩”、“要想成名,必須跟歷史反著來”、“殺了秦王,他是主角我是配角;能殺而不殺他,我是主角他是配角”等,這些現代語言使觀眾開懷一笑之後又馬上陷入思考。用莫言的話來説“我只是把古人和現代人之間的障礙拆除了。”

另外,該劇的舞臺呈現也頗具亮點:開場的隸書鏤空活字印刷背景蘊含著書寫歷史的悠長意味;五種色彩光影配合出五個不同的時空轉換,從最初的淺灰麻布色暗示的邏輯缺失,到金銀兩色的奢華,再到白色的清冷,藍色的悲壯,以及最後紅色的凝重,五種不同的色彩的運用,不僅成功渲染了全劇情緒,也勾勒出大氣悲壯的寫意之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