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譚盾攜新作獻禮音樂節 中國元素演繹約翰-凱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7 16:46:15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譚盾攜新作獻禮音樂節 中國元素演繹約翰-凱奇

毫無疑問,美國當代作曲家約翰·凱奇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一位作曲家,而他最耐人尋味的就是那首標誌性作品《4分33秒》,因為這是一部沒有聲音的音樂作品。本月21日,譚盾將與中國愛樂樂團在“譚盾對話約翰·凱奇——獻給北京國際音樂節十五週年交響音樂會”中演繹這部作品。

加入古琴與凱奇“對話”

譚盾在昨日的發佈會上説,凱奇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對中國人來説他更偉大,因為他的音樂從《易經》裏來,將東方文化融入世界是凱奇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的。在演出中譚盾加入了古琴,形成與凱奇的對話,“此次演出我做了一定的設計,一樂章樂手們躺在地上,二樂章慢慢坐起來,三樂章慢慢站起來。”而凱奇的另外一部作品《星圖》也會在當晚亮相,譚盾説這首曲子凱奇從64卦來的靈感,他為此發明瞭一種和64卦有關的指揮手勢,“這部偶然音樂作品指揮手上沒有總譜,指揮是作品的二度創作者。”

《青春》獻給音樂節

譚盾早在赴美留學時就與凱奇有過接觸,有一次譚盾在美國街頭拉琴“乞討”,人們丟到琴盒裏的都是美分,但突然有人給了他20美元,他嚇了一跳,那個人就是凱奇。譚盾在1993年曾創作了一部整個作品只有C,A,G,E四個音的鋼琴獨奏作品,這就是凱奇姓氏的英文Cage,以紀念前一年去世的凱奇。

除了凱奇的作品,譚盾還帶來一部新作《青春》獻給音樂節。他説音樂節15週年正是青春期,青春是夢想無邊,就是無調性;青春也是自由、革命、創意,就是搖滾,所以《青春》是一首無調性搖滾作品。同時他還揉進了京劇的元素。

譚盾説他是今天的音樂人,所以要寫出今天的音樂,所以有了《青春》。他提到,在今天作曲家要用未來的眼光寫今天的曲子,雖然這很孤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