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實驗戲曲嵌入巴洛克歌劇 古老戲曲有了國際范兒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12 15:13:48 | 文章來源: 北青網

京劇摺子嵌入歌劇 黃梅唱起音樂劇

京劇摺子嵌入歌劇 黃梅唱起音樂劇 (王曉溪攝)

衝破了小劇場戲曲,一種探索形式的實驗戲曲,近期屢有全新嘗試,國家京劇院的歌劇、京劇《界碑亭》,將京劇摺子嵌入巴洛克歌劇,由中德演員攜手演繹;已經在首輪演出獲得業內外一致認可的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則將由吳瓊親自挑選的非黃梅戲演員重新排演青春版。兩齣大戲雖方式各異,且距離經典尚須時日,但卻殊途同歸——讓古老戲曲更具國際范兒。

在德國完成首演的《界碑亭》,本週回到了梅蘭芳大劇院,劇中的戲曲部分對於戲迷來説並不深奧,《天女散花》、《林沖夜奔》等摺子似乎輕巧有餘而厚重不足,但全劇對於兩種音樂形式的嫁接卻得到了音樂界專家的一致認可,劇中一些當代語境下的調侃也得獲得了不錯的觀眾反響。在《中國戲劇》主編曉耕看來,“劇中的京劇行當只有一生一旦,同歌劇部分比起來顯得過於單一,如果能再加入一醜一凈會豐富一些。”

今年7月首演的黃梅音樂劇《貴婦還鄉》讓業內看到了音樂劇本土化新的可能性。10月19日,該劇將於保利劇院再度上演,不過這一次,吳瓊將隱身幕後,由一幹“完全不黃梅”的青春面孔重新演繹,劇名前的黃梅音樂劇也去掉了“黃梅”二字。劇中的大多數演員都是話劇或音樂劇出身,對黃梅戲或是戲曲了解甚少,但昨天的現場演唱中,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有了非常地道的黃梅戲韻味,讓吳瓊都禁不住為他們鼓掌,以至於她甚至打消了本來要從安徽調專業黃梅戲演員的念頭。在吳瓊看來,“王菲在《天下無雙》中唱的黃梅調也不那麼正宗,但觀眾很喜歡,只要是我們土生土長派生出來的音樂,哪怕是不那麼黃梅也無妨,這種讓古老藝術融入新氣質的方式,或許能在更廣闊的層面上傳播戲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