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香港話劇團首度將“讀戲劇潮移師到廣州大劇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8-23 09:49:41 | 文章來源: 網易


《最後晚餐》主創人員介紹幕後綵排情況。




《最後晚餐》男、女主角及導演正在進行“讀戲劇場”。



昨日下午,香港話劇團帶著充滿寫實意味的《最後晚餐》——一部2011年在香港斬獲7項劇場獎項的香港粵語小劇場話劇,以“讀戲劇場”的方式,在廣州大劇院講述港式草根的酸甜苦辣。

“讀戲劇場”是一種最簡單的劇場形式,沒有華麗的燈光布景和舞臺效果,旨在透過戲劇文本或其他文學作品,給予觀眾想像空間。

《最後晚餐》講述生活暗淡無色的“雙失”(失業、失戀)青年周國雄與一生碌碌無為的母親林麗冰透過一頓飯,傾吐出壓抑多年、糾纏不清的心結,併發現彼此都有輕生的念頭。表演中,分別飾演母親與兒子的演員雷思蘭和劉守正,憑藉著精煉的生活化演技,透過豐富的面部和肢體語言,把在場的人們帶入劇中人物的柔情、悲傷、喜悅與衝突之中,把看似苦澀的文本演繹得笑中有淚,絲絲入扣。

一位廣州觀眾在觀賞完畢後激動地説,“我也是一位母親,劇中所表現的很多內容讓我感到似乎也同樣經歷過。這裡雖然沒有舞臺音效,但是演員們的表演讓劇中的每個人都有血有肉。”

也許是對草根階層的關注和寫實意味,讓這部小劇場話劇2011年在超過四百個香港話劇作品中脫穎而出。

該劇導演方俊傑表示,為了讓廣東觀眾提前感受該劇的文本魅力,選用了“讀戲劇場”的方式。他認為,《最後晚餐》是用地道的香港故事,引領觀眾去親身發掘和感受草根階層的處境,提升大眾對社會各階層的關心,並探討生命的可貴。

“在人煙稠密的都巿裏,我們看似微不足道,但仍有無限可能性。即使面對逆境,也不要忘記生命是有選擇的。”編劇鄭國偉希望借此勉勵觀眾們積極面對生活。

香港話劇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大的話劇團之一,近年來通過《遍地芳菲》、《沉默是針》及《脫皮爸爸》等劇目受到廣州觀眾的熱烈響應。

據悉,《最後晚餐》將於9月4至6日在廣州大劇院實驗劇場正式上演。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