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古戲樓越劇《紅樓夢》再上演 立體感受江浙美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7 15:40:44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紅樓夢海報

紅樓夢海報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6月12-14日古戲樓版越劇《紅樓夢》繼4月首演之後將再度上演,越腔纏綿,憑藉三百年演出空間講述三百年愛情故事,為觀眾重續那段溫婉的江南時光,帶來獨一無二的觀演感受。

別無僅有古戲樓立體講述《紅樓夢》

“導演對於戲臺、廊道的運用十分貼切,上下兩層戲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透出很強的立體空間感。”首演結束後,有媒體如此評價道。

事實上,作為首部在正乙祠上演的越劇,此版《紅樓夢》量體裁衣,充分使用了正乙祠百年戲樓的建築構造,利用三層戲臺,打造出與以往不同的“大觀園景象”。如在《黛玉焚稿》一場中,下層戲臺林黛玉吟著“萬般恩情從此絕,只落得一彎冷月照詩魂”讓人心碎,而上層戲臺演出的卻是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的場景,巧妙的空間利用加強了戲劇衝突和情節張力,將令觀眾一邊為精緻的唱腔拍手叫好,一邊為傷感的情節唏噓不已。

在九十分鐘裏,觀眾將欣賞到“黛玉進府”、“共讀西廂”、“黛玉葬花”、“病中焚稿”、“金玉良緣”和“寶玉哭靈”等名段,膾炙人口的唱腔將令觀眾過足耳癮。

觸碰鼻尖零距離感受戲曲美學

前一陣杭州越劇院鄭國鳳領銜主演的越劇《紅樓夢》晉京公演,轟動京城。而此次古戲樓版越劇《紅樓夢》的兩位小主演:張春娜和陳欄芳,正是被譽為“當今徐派唱腔第一人”鄭國鳳和王文娟嫡傳弟子王志萍的愛徒。

張春娜坦言:在戲樓中演出和在普通舞臺上演出感覺很不同,“距離極近,水袖幾乎可以打到觀眾鼻尖,演出中一點點紕漏都會一目了然,壓力不小”。而在《葬花》一折中,“黛玉”將手執花鋤,從觀眾中間緩緩穿過,眉梢間微蹙的憂傷將毫無保留地一覽無余,令觀眾心疼不已。對此,有觀眾評價道“從未這麼近距離看過越劇,越劇不僅好聽,也好看,演員越看越養眼。”

京城唯一浙江會館上演浙江越劇

隨著傳統藝術的日漸復興,在京城古建中上演京劇、崑曲的並不在少數,而演出全本越劇的,卻是前所未有。正乙祠作為罕見的民間古戲樓,引進江浙越劇,正與其三百年浙商銀號會館的歷史身份相得益彰,在主辦方看來,于北京浙江會館中欣賞到一台行腔唸白皆吳儂軟語的越劇,這種跨越時空的獨特的人文呼應,是在其他劇場中很難感受到的,“歷史的積澱無法複製,原汁原味,絕對是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或許是京城最適合看越劇的場所。”

對此,該劇的執行導演韋翔東也直言“圓了自己又一個夢”,戲樓版《紅樓夢》既不同於其先前給鄭國鳳、王志萍排演的經典版越劇電影《紅樓夢》,亦有別於給趙志剛、方亞芬指導的交響版越劇《紅樓夢》,在他看來,正乙祠古戲樓版《紅樓夢》環境更復古典雅,演員更青春靚麗,古老空間與年輕演員之間的完美互動,就北京的越劇演出而言,是此前絕無僅有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