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21 10:26:26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開幕

“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開幕

“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開幕

“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開幕

10場演出精彩不斷打造青少年藝術樂園

5月20日上午10點半,一場充滿童真的校園劇專場演出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標誌著國家大劇院聯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策劃的“2012年國家大劇院北京青少年藝術周暨北京市第十五屆學生藝術節優秀節目展示”正式開幕。

本屆“青少年藝術周”不僅首推校園劇,而且首次邀請專業院校附中加盟,是四年來場次最多、形式最豐富、水準最高的一屆。5月20日至6月1日,10場演出和6場“六·一”特別活動接連上演,眾多普及活動精彩不斷,全力打造青少年藝術樂園。

校園劇歡樂上演

與往年相比,本屆“青少周”再次升級,演出場次首次達到10場,涵蓋音樂、舞蹈、戲曲、戲劇等眾多藝術門類。在首日的校園劇專場上,6部剛剛在北京市第十五屆學生藝術節中獲得一等獎節目的校園劇在國家大劇院小劇場精彩上演,扣人心弦。

一個熱愛舞蹈的小學生因家庭變故,穿著兩個顏色的襪子上舞蹈課,遭到嘲笑。知道真相後,同學們又將怎樣對她?——豐臺五小的《雙色襪》講述了一個同學互助互信的感人故事。

三個失意的稻草人在神靈的幫助下分別變成了老人、小狗和流浪漢,相約若能在人世間遇到真情就可以變成人。稻草人將有怎樣的奇遇?——延慶二小的《新稻草人》通過瑰麗的想像展示人性冷暖。

心高氣傲的媛媛,一心想甩掉一夜之間變成自己“妹妹”的“小尾巴”,而“小尾巴”卻想討媛媛姐的歡心。矛盾將如何化解?——東城區分司廳小學的《小尾巴》展現了一對小姐妹別樣的成長歷程。

除此,新英才學校的《熄燈以後》、朝陽區實驗小學的《舞臺真情》、海澱區第二實驗小學的《迷失》也分別以校園生活、同學友誼和低碳環保為題材,展示青少年的純真爛漫和社會責任。同學們生動的表演,不時引來陣陣喝彩。

“看到孩子們在大劇院舞臺上精彩亮相,我心中是難以抑制的激動和高興,學校也為他們感到驕傲和滿足。”東城區分司廳小學校長劉慧蘭有感而發,“大劇院為孩子們提供了藝術實踐舞臺,推廣了校園文化,而孩子們則回報了精彩的表演,這是個兩全其美的事!”

延慶二小的王曉清老師則表示:“孩子們第一次登上國家大劇院這樣的舞臺,必將終身難忘。國家大劇院能為我們遠郊區學校提供這樣難得的機會,我們非常珍惜。希望以後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專業附中助陣

本屆“青少周”共有來自北京市各區縣23所大中小學、千余名青少年參與,其中,4所專業院校附中將自5月21日開始陸續呈現4個專場演出,在豐富活動形式的同時也將提升活動整體藝術水準。

在交響樂專場上,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中國少年交響樂團將在其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李心草的親自執棒下,演奏《第八交響樂》、《G大調弦樂小夜曲》、《動物狂歡節》等選段,這些曲目既有專業分量,又不乏趣味性,尤其《動物狂歡節》利用各種樂器音響模倣獅子、公雞、大象等動物聲音,別出心裁,妙趣橫生。

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戲曲專場將奉上《天女散花》、《探皇陵》、《三岔口》等經典京劇名段。其中,《天女散花》、《三岔口》作為“京劇進課堂”活動的主打摺子戲,是該附中特意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娃娃戲”,頗受孩子們歡迎。

中國音樂學院附中中國少年彈撥樂團上演的民樂專場上,一群花季少年將用手中古老的樂器,演奏《三六》、《二泉映月》、《湘調》等經典樂曲,詮釋恒久的傳統魅力。

北京舞蹈學院附中的舞蹈專場不僅展現芭蕾舞《莫扎特印象》的溫婉高雅、民族舞《觀花燈》的熱情奔放、古典舞《戰鼓行》的雄渾身韻,而且將解密低、中、高班同學日常課堂訓練的努力和艱辛,讓人直嘆“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而各附中相關負責人也透露,他們非常重視來大劇院演出,目前演出排練、審查和相關準備工作已進入倒計時,小演員們將全力以赴,為“青少年藝術周”增光添彩。

童聲合唱首現歌劇

“青少周”自2009年首次推出以來,已成為大劇院青少年藝術普及教育的主打品牌之一。在這個主打品牌中,“合唱”作為常規項目,一直是“青少周”的重頭戲之一。

今年的4場合唱音樂會雲集了北京八中、171中學、大興八小等10所學校,它們在合唱方面各有特色,曾多次取得北京市及全國的大獎,天籟般純真的音響、水晶般透亮的音色,讓人心靈沐愛凈化。

據大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合唱將大膽創新,在以往的基礎上,首次嘗試演唱歌劇曲目,北京171中學合唱團作為國家大劇院首個童聲合唱教育實踐基地,將為大家帶來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序曲,一展歌劇的絢麗風采。

此外,5月23日,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將作為大學代表,將在著名指揮家于海執棒下,由北航管樂團帶來一場精湛的交響管樂音樂會,呈現德沃夏克《匈牙利小狂想曲》、肖斯塔科維奇《爵士組曲》、韋伯《歌劇院的魅影》、印青《走向復興》、陳丹《禮讚》等眾多中外名曲。

主題活動輪番上演

除精彩的演出外,國家大劇院還安排一系列藝術普及活動。

6月1日兒童節當天,大劇院就繼續推出“青少年主題日”活動,當天將有木偶劇《少年孔子》互動體驗,音樂戲曲嘉年華——青少年普及音樂會,公共空間少兒京劇、弦樂四重奏演出及多個藝術展覽,為孩子們打造全方位節日盛宴。

同時,由於6月1日“青少年主題日”正逢“2012國家大劇院·費城交響樂團北京音樂周”期間,大劇院還將特別邀請北京市金帆樂團的同學們、打工子弟學校的小朋友親臨現場,聆聽費城交響樂團與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金帆管樂團攜手上演的樂隊排練課。為關懷社會各界的少年兒童,大劇院還在兒童節當天特別邀請費城交響樂團的藝術家走進東城區特殊學校,為這些特別需要關懷的少年兒童送去音樂的祝福。

為給更多青少年搭建藝術舞臺,5月-6月,大劇院還邀請到馬秋華、孫媛媛、孫礫、薛皓垠、柯綠娃等歌劇藝術家、教育家,攜手北京市光明小學、北京市海澱區十一學校、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八所學校,于每週六在大劇院公共空間舉行“歌劇1+1——藝術家牽手學生唱歌劇”的公益性普及音樂會,讓青少年有機會與著名藝術家交流,也讓更多觀眾有機會近距離體會到他們的舞臺魅力。

文化盛宴大眾共用

今年是“青少周”第四年,此前三屆已有超過百所北京市大中小學參與,覆蓋觀眾近3萬人,“青少周”已成為一個具有標誌性特徵的北京青少年藝術盛會,社會反響日益強烈。

娃娃表演娃娃看,文化盛宴大眾享。作為國家大劇院推出的大型青少年公益項目,本屆“青少周”將繼續走“親民路線”,近萬張演出票將免費發放,其中包括遠郊區縣、弱勢群體和普通學校學生,讓活動更具社會公益性。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副處長王軍表示:“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關注青少年就是關注文化發展未來。‘青少年藝術周’集藝術性、教育性、經典性于一身,通過大劇院搭建青少年藝術交流平臺,傳播先進文化,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新聞發言人鄧一江也表示,青少年是大劇院藝術普及教育“滴灌工程”的重點培養對象,只有培養起青年一代的觀眾群體,高雅藝術才有長遠的生存發展空間。大劇院將不斷開展多種形式的青少年藝術普及教育活動,並使之常態化。今年大劇院除了“青少年藝術周”,還將推出青少年普及音樂會、“大手拉小手”系列、大師課、工作坊等立體多元的活動,為青少年打造出貫穿全年的藝術之旅。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