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狂人日記》東宮“新文化”演出季 將重磅上演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6 14:26:47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狂人日記》海報
《狂人日記》海報

由李建軍導演的舞臺劇《狂人日記》3月16日至3月18日在東宮影劇院第二輪上演,雖然本輪只演出短短三天,還是以其新穎的形式、犀利的內容再次驚起熱烈的反響。

高水準創作團隊 大膽質問人吃人

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1918年發表在《新青年》雜誌上,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白話文小説的開山之作,其深刻內涵,放在今天依然發人深省。

該劇的文學顧問薛毅執教于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劇莊稼昀執教于美國北卡羅萊納教堂山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Chapel Hill)戲劇系,舞美設計譚澤恩執教于中國傳媒大學,燈光設計韓江係北京當代芭蕾舞團執行總監,造型設計王茂為自由藝術家並執教于北京現代音樂學院。這幾位藝術家精心打了造高水準作品《狂人日記》,形式上開拓創新,內容上注重對社會問題反思。主創們認為,戲劇作品的創作應該有其自發的熱情,對戲劇藝術的信念感,更應該對社會現實有反思。

舞臺形式耳目一新 石堆穿行步步驚心

《狂人日記》舞臺上佈滿大大小小的石頭磚塊,而演員表演就要行走于塊碓亂石中,完成各種激烈的動作。觀看演出時既為他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又很擔心他們會受傷,好在他們之前身體訓練紮實,可以靈活自我保護。這樣舉步維艱的危險感正是導演想到達到的效果,也是前輩思想家在前道路上障礙叢生的隱喻。

演出中,燈光將舞臺上的人影投射到觀眾席中,形成壓抑籠罩的氣氛;而對演員身體和聲音的使用都具有戲劇藝術形式上的探索,將經典的小説和當今的演出形式完美結合,極具震撼力得全新重現《狂人日記》的風采。

東宮打造有品質、有文化、有追求的劇院

據了解《狂人日記》的主創全部零稿酬創作,作品不貼合商業模式,藝術家這樣的追求固然可敬,但這讓我們不免為主辦方東宮影劇院的票房問題擔憂。

對此,東宮影劇院總經理王雷表示“東宮影劇院的前身是‘東城區東四文化宮’,從歷史上也肩負著工人階級文化活動的責任,不是完全迎合觀眾口味,劇場在選擇劇目的時候力爭做到有品質、有文化、有追求。從劇院開幕演出濮存昕主演的《説客》、陳明昊主演的《伽利略》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話劇,演出效果依然口碑與票房俱佳。”《新京報》也曾評價東宮影劇院是“有文化品味的新型劇場”。

在三月“新文化演出季”之後,四月東宮還將有邵澤輝的《孤單星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走進比愛情更深邃的地方》、以及《速嫁速決》等優秀的作品相繼與觀眾見面。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