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上音交響佳作在京吹響“集結號” 追求觀念突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1-11 14:22:08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圖為張國勇在音樂會上指揮

圖為張國勇在音樂會上指揮

“和毅莊誠——上音交響樂作品專場音樂會”1月10日晚在北京音樂廳以近一個半小時的獻演贏得了京城專業人士及觀眾的叫好。這也是上音建院歷史上第二次以作品音樂會形式大規模晉京獻演,而張國勇率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聯手申城演唱、演奏名家的精湛演繹,也體現了近年交響樂創作、表演“上海製造”的強勁實力。

從蔡元培、蕭友梅1927年創建上音到中國第一部管弦樂作品 《懷舊》(1929,黃自),從《森吉德瑪》(1945,賀綠汀)到《梁祝》(1959,何佔豪、陳鋼)、《長征》(1961,丁善德)、《紅旗頌》(1965,呂其明),一直到《烏江恨》(1986,楊立青)、《夕陽·水晶》(1992,許舒亞)……八十五年來,上音人在“交響樂中國化”路上不斷開拓,奉獻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徵與中國風格的優秀作品。昨晚的音樂會擷取了上音作曲家群體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的創作成果,7位作曲家的7部交響樂儘管從不同思路、角度和手法展開,卻有一個共同的“觸角”——在溯源西洋和中國風格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

音樂會上,張旭儒的最新作品《漠壁長歌》將蒙古族的呼麥、長調與管弦樂融合,時而壯闊時而舒緩,聞之令人感動。溫德清為嗩吶和交響樂隊而作的《痕跡之四》“把嗩吶視作一支毛筆,管弦樂隊視作一張宣紙”,將書法藝術的整體結構及其佈局的輕重等,折射為作品的節奏變換。許舒亞的交響音詩《韻》,核心音調脫胎於民間音樂《紫竹調》,交響樂隊的多重線條、打擊樂的強烈節奏與女高音遼遠的演唱呼應,民族風韻展露無遺。葉國輝的《晚秋》將變異的民間齊奏織體與西方復調思維相容並蓄,體現出作曲家深邃的藝術思維與創作追求。徐孟東為大提琴創作的《沅籟》以古琴名曲《廣陵散》的兩個樂匯作為核心動機,風格古樸,意蘊深遠。周湘林為打溜子和交響樂隊而作的《打家業》,對民間打擊樂中的音響空間予以提煉,演奏名家楊茹文與羅天棋的打擊樂“對答”精彩而扣人心弦。壓軸亮相的楊立青為二胡和交響樂隊而作的《引子、吟腔與快板》,以嗩吶獨奏曲《一枝花》的素材為基礎,通過有著濃郁魯西南地區民間音樂風味的獨奏二胡聲部與交響樂隊的相互對比、交匯,形成宏大的氣勢與生動的情趣。

每一曲完畢,全場就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喝彩。會後,京滬作曲界的交流還在繼續。中央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專家對上音促進我國交響樂創作,穩健實施“十二五”內涵建設及積極建設“國際一流作曲學科專業群”,給予了高度評價。本場音樂會的舉辦,得到中國交響樂基金會的鼎力支援。中央電視臺以6機位高清錄製了音樂會全程,將於本月在央視音樂頻道播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