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艾夫曼獻新版《柴可夫斯基》明年1月6日登保利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1 15:43:59 | 文章來源: 北青網

艾夫曼獻新版《柴可夫斯基》明年1月6日登保利

很多芭蕾愛好者可能還記得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柴可夫斯基》和《俄羅斯的哈姆萊特》,凡是看過那兩場演出的人都被編舞家艾夫曼獨特的舞蹈設計和舞美設計所震撼。很多人也看過2008年在國家大劇院演出的《紅色吉賽爾》,那部作品也給觀眾帶來了獨特而新奇的感受。明年1月6日和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團將再次來到北京,他們將在保利劇院上演新版的《柴可夫斯基》和《俄羅斯的哈姆萊特》。

巧妙地結合古典芭蕾的基礎和現代藝術的光芒,這是聞名世界的編舞家鮑裏斯·艾夫曼創作的特點。在他的舞團中,核心演員大部分畢業于享有芭蕾巨星搖籃美譽的瓦岡諾娃芭蕾舞學校,女演員不低於1.72米、男演員不低於1.83米。唯美的標準更加放大了動作的視覺衝擊力,將戲劇衝突推至極限。前衛派劇場要素的加入和電影蒙太奇技術的妙用,更加增添了舞劇的多樣性。在《俄羅斯的哈姆萊特》中,類似電影鏡頭感的布景運用,讓這場激烈角鬥的宮廷戲劇變得多樣和壯觀,極具喜劇感染力。而在《柴可夫斯基》中,兩個演員同時演出俄羅斯最偉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人生的兩個側面,使觀眾感到新奇而富於戲劇的張力,這些都成為艾夫曼衝擊國際芭蕾市場的殺手锏。

艾夫曼芭蕾舞團鮮明的風格,致使舞團首登巴黎香榭麗舍劇院便一鳴驚人,立刻引起歐洲藝術界的強烈關注。更于1998年獲得俄羅斯政府授予的“國家藝術團”——俄羅斯藝術團體的最高榮譽。

《紐約時報》稱艾夫曼為“俄羅斯最成功的編舞家”,舞蹈評論家安娜·吉賽科夫評價道:“這種糅合現代舞豐富的表現力與古典芭蕾舞語匯,借用真摯感情和戲劇意味以探討哲理主題的表現手法,雖然不是艾夫曼首創,但卻由他發揚光大。”這一次,在經典作品的基礎上,艾夫曼對《柴可夫斯基》再次做了調整,力求讓整部作品好看並更具戲劇感染力。一位芭蕾專家對記者説:“2006年沒來得及觀看這一著名舞團演出的觀眾,這次將彌補遺憾,因為艾夫曼確實太有創意了。”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