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田沁鑫再造癲狂喜劇 漫畫《大家都有病》登舞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1-15 15:03:43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2011年11月14日,由田沁鑫指導,根據朱德庸同名漫畫改編的話劇《大家都有病》,在時尚大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這是田沁鑫繼《夜店之天生絕配》之後的第二部“癲狂喜劇”,將於12月10日將亮相國話劇場。將漫畫這種生動、抽象的平面作品搬上舞臺,是田沁鑫創作中的第一次。發佈會上,她與大家分享了排劇的感受和對於喜劇的理解。

喜劇不只是讓人笑,而要有幽默精神

《大家都有病》是田沁鑫指導的第二部癲狂喜劇,這樣一位創作出《生死場》、《趙氏孤兒》、《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正劇的導演,頻頻被問到“導演正劇和喜劇有什麼不同的感受”?田沁鑫的觀點是,喜劇與話劇相比是另一個劇種。她説,喜劇不只是讓人笑這麼簡單,而是要有一種幽默精神。喜劇是有根基的,這個根基就是它對於現實生活的關照,對於社會現象的反映。她表示,朱德庸不光有他的四聯漫畫,還有很多頗有力量的語錄,像他説的“其實亞洲人很慘的,我們被貧窮毀壞一次,再被富裕毀壞一次”,便頗有哲學意味。以往她改編名家的作品,希望能展現作家的精神氣質,這次也是如此。

田沁鑫稱這部戲是她按自己的興趣去挑題材而做的,不會給觀眾灌輸“什麼是喜劇”,而會在笑點中融入其對生活的感觸、感動,關注人物心理和對社會的困惑,與朱德庸先生的原著精髓一脈相承。

戲劇遇上漫畫,朱德庸與田沁鑫“特別默契”

將《大家都有病》這部漫畫作品搬上舞臺,田沁鑫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籌備劇本,一共籌備了八稿,現在的版本是在前七稿的基礎上重新推翻後又完成的第八稿。這樣幾易其稿,體現了她對這部劇認識和定位的改變過程。

她説,熟悉朱德庸原著的觀眾,會對本劇抱有“既要像漫畫又不能像漫畫”的觀劇心理,而且期望這部將漫畫與話劇的結合的舞臺劇要“比漫畫好看,也要比話劇好看”。為了契合觀眾的期許,她的前六稿都是照著漫畫來做,結果並不滿意,用她自己的話説是“走了彎路”。為此,她借鑒了張樂平老師的《三毛流浪記》等作品,得出結論是:做話劇還是要找故事,要有情節,要給觀眾講個好看的故事。

在6月《夜店之天生絕配》表演結束後,朱德庸曾看了《大家都有病》的“序幕”。他興奮地表示,自己與與田沁鑫“特別默契”:“原本只是一個平面作品,透過真實的演員來演的時候,真的心中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動。田沁鑫不是在隨意改變,她想從我身上挖到我本身的想法,這讓我很感動。”

年輕演員是這個行業的第一生産力”

這次的話劇《大家都有病》,依然是由年輕演員挑大梁,他們是從《夜店之天生絕配》、“青春版”《四世同堂》和“時尚版”《紅玫瑰與白玫瑰》的演員中“優中選優”的結果。

田沁鑫一直注重對年輕演員的培養,她説:“明星是這個行業的推動力,但不是第一生産力,第一生産力是優秀的舞臺劇不斷培養出來年輕演員。”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