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紀念馬勒逝世100週年”活動 在上海拉開序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5-18 17:12:35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偉大音樂家馬勒

偉大音樂家馬勒

100年前的今天,1911年5月18日,奧地利著名指揮家、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因心內膜炎不治身亡,享年51歲。100年後,為懷念這一偉大的音樂家,滬上各大劇院紛紛推出了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

本週六(5月21日),一場名為“紀念馬勒逝世100週年”的音樂會將在東方藝術中心舉行。屆時,青年指揮張亮將執棒上海愛樂樂團演繹“馬勒第二”。此外,張亮還將以鋼琴家的身份演繹馬勒聲樂套曲《流浪者之歌》、《少年魔號之歌》等作品,屆時歌唱家雷鳴、李研將一同獻唱,見證馬勒詩篇般的浪漫情懷和藝術造詣。

張亮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馬勒“第二”是他最著迷的曲目之一,但是越是喜歡,就越不敢輕易嘗試。其實馬勒的作品並不難理解:“剝開外衣,馬勒就是莫扎特和貝多芬。馬勒非常崇敬古典作曲家,他的音樂內核與古典作曲家不謀而合。”事實上,在紀念馬勒逝世100週年這個特殊的時刻,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已經成為滬上音樂家們爭相獻演的熱門曲目——“馬二”權威詮釋者、美國業餘指揮家吉爾博·卡普蘭和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湯沐海已經分別在上月4日和24日,執棒上海愛樂演繹了馬勒的這一部交響樂作品,這在樂團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除了音樂會之外,上海大劇院還以每個月一場的頻率,舉行有關馬勒和他的藝術人生的免費公益講座——上週六(5月14日),《馬勒唱片賞析》邀請了滬上的知名樂評人就馬勒作品片斷進行不同版本的比較,並與現場觀眾一起暢談對馬勒及其音樂的感受。

今年4月,馬勒研究學者、最專業的業餘指揮家吉爾博·卡普蘭帶來了一場名為《馬勒的音樂與人生》的講座,其見解深入、資料充沛,吸引了滬上眾多馬勒愛好者。3月,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楊燕迪則以《反諷的深意:馬勒音樂的“後現代”意味》為題,從專業的角度深入淺出地解讀了馬勒的哲學觀、生死觀。此外,上海電視臺藝術人文頻道特別製作了“馬勒逝世百年專題”節目,特別邀請了楊燕迪點評馬勒的人生與藝術。該節目已經在5月15日播出了上集,而下集則將於5月22日上午10點播出。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與美國五大交響樂團齊名的巴爾的摩交響樂團則將於5月27日獻演《第一交響曲》中被馬勒刪除的第二樂章《花之樂章》。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