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界常常談論著這樣一齣往事。1956年,全國成立最早的專業昆劇表演團體——浙江昆劇團整理改編了傳統劇《十五貫》,在受邀進京演出期間連演47場,觀眾達7萬人。毛主席兩次觀看該劇,周總理更稱讚道:“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已式微多年的崑曲藝術由那時起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自從2001年崑曲藝術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世界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以來,崑曲劇目的傳承與發展成為崑曲院團和崑曲界人士最為關心的問題。在2004年文化部、財政部制定的《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實施方案》中,對崑曲優秀傳統劇目的挖掘整理做出了規劃:“在崑曲發展史上,有眾多膾炙人口的優秀劇目。崑曲藝術呈現繁榮,必是優秀劇目大量涌現之時。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因素,眾多優秀崑曲劇目瀕臨失傳,為改變這一狀況,計劃5年內挖掘整理瀕臨失傳的崑曲優秀傳統劇目(大戲)15部,每年完成3部。”同時,對於崑曲新劇目的創作和排演,方案也給予了支援和鼓勵。
崑曲劇目保護取得顯著成績
崑曲歷史悠久,積累的傳統劇目數量極多。從元末明初開始,崑曲繼承宋元以來的南戲和北曲雜劇,涌現出許多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直以摺子戲的形式被保留在舞臺上。從明萬曆時期開始,崑曲進入了繁榮期。特別是自康熙年間,“吳歈盛行于天下”,孔尚任《桃花扇》、洪昇《長生殿》等名作相繼問世,經典劇目常演不衰。在清末崑曲走向式微之後,蘇州的崑曲傳習所依然傳承了400余出摺子戲,培養了一批“傳”字輩的崑曲藝術家。
改革開放以來,崑曲事業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重視,崑曲劇目的保護和傳承也成為矚目的焦點。1986年,“文化部振興昆劇指導委員會”在上海成立,並陸續開辦了四期崑曲培訓班,為“傳”字輩老藝人錄音、錄影,共搶救傳統劇目133齣。2001年崑曲成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以後,崑曲劇目的保護成為崑曲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開始實施以後,崑曲劇目保護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該工程現已資助了包括我國五大古典名著《西廂記》、《牡丹亭》、《琵琶記》、《長生殿》和《桃花扇》在內的38台劇目,資助了全國7家崑曲院團錄製了200齣優秀傳統摺子戲。同時,從2000年起,由文化部主辦了四屆中國昆劇節,為各院團優秀劇目的展示與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崑曲院團打造各自品牌劇目
日前,“崑曲之路”——中國崑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10週年紀念活動已在北京展開,10個專業和業餘崑曲院團相繼演出了16台崑曲優秀劇目,是各院團在劇目傳承與發展成果方面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崑曲不同流派唱腔之間的薈萃交流。“非遺”十年以來,各崑曲院團發掘整理了一批亟待搶救的傳統劇目,也各自在改編與創新上下功夫,樹立了自己的品牌劇目。
位於北京的北方崑曲劇院在2008年推出了“大都版”《西廂記》,作為“2008北京國際戲劇·舞蹈演出季”開幕大戲上演,引起一時轟動。該劇之所以被稱為“大都版”,是因為在唱腔上依據清乾隆版《納書楹西廂記曲譜》,具有正宗“葉氏唱口”特點,在內容和形式上更接近王實甫元雜劇《西廂記》原著精髓。而蘇州昆劇院的“青春版”《牡丹亭》經由“崑曲義工”白先勇的推動,在不改變湯顯祖原著浪漫基調的前提下,將“青春版”《牡丹亭》提煉得更加精簡,富有趣味,符合年輕人的欣賞習慣,並由沈豐英、俞玖林兩位青年演員擔綱主演。隨著該劇陸續走進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巡演,崑曲吸引了越來越多青年學子的目光。而江蘇省昆劇院于2006年打造的《1699·桃花扇》更是定位“豪華陣容”,不僅請來了話劇導演田沁鑫執導,還邀請了台灣作家余光中擔任文學顧問、南韓“國師級”導演孫桭策擔任舞臺顧問、日本著名作曲家長岡成貢則創作音樂。擔綱主演的則是平均年齡二十齣頭的單雯、羅晨雪、施夏明等崑曲新人。此外,上海昆劇團全新打造全本《長生殿》,浙江省昆劇團獨闢蹊徑製作昆劇武戲《公孫子都》,湖南省昆劇團改編李漁名作《比目魚》,都紛紛創作出具有本院團特色的品牌大戲。而這些改編、新創的劇目能否在舞臺上留得住、傳得下,還需經過時間的考驗。
崑曲劇目依然不容樂觀
儘管在成為“非遺”之後,崑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和保護,但崑曲生存的危機並沒有本質上地化解,如何對待作為“遺産”的崑曲劇目仍然是十年之後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日前于國家大劇院舉辦的“蘭苑芳鰲——中國崑曲600年全景”特展中,蘇州戲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昆劇全目》抄本格外引人注目,抄本內錄清代中葉盛行于舞臺的昆劇劇目達1298齣之多。可以發現,今天上演的所有昆劇劇目總共加起來不及當時演齣劇目的1/3。
而隨著近年來崑曲界對傳統劇目的改編與加工,社會對此的質疑聲也不斷。江蘇省昆劇院院長柯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崑曲依舊面臨越傳越少的危機,“因為各種院團都鼓勵演員獲獎,所以大家都喜歡集中排練大製作、大投入的戲。這樣下去,戲只會越演越少。”而北方崑曲劇院崑曲演員張衛東陸續發表《正宗崑曲大廈將傾》、《這麼救法崑曲死得更快》、《再瞎改,崑曲就沒了》等文章,直指當前崑曲演出的弊病,“臺上搭臺必伴舞,做夢電光噴煙霧,中西音樂味別古,不倫不類演出服”,反對傷害崑曲本體的“美化”。戲劇評論家王安葵在日前舉辦的崑曲研討會上也表示,不贊成那種以為對傳統劇目改得越多就越“脫胎換骨”的觀念,認為在傳承與發展崑曲上更應該立足於“保”。(中國文化報
記者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