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元宵晚會》中倪琳、王文娟
一齣《盛世花燈》匯聚滬、淮、甬、錫、評彈等多個戲種;一曲《紅梅禮讚》,歌唱家魏松與著名京劇青衣史敏合唱;一段《雞毛飛上天》,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和本市熱愛滬劇的戲迷們一應一和……經過三年的累積,“上海市各界人士元宵聯歡晚會”已然成為一台文化品牌,它傳承與創新並進,也為電視與戲曲如何更好地結合給出了一個回答。日前,一台“用年輕的方式傳播古老的藝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尚長榮、季國平、魏明倫、蔣星煜、王文娟、余紅仙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以及藝術家代表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精到見解。
戲曲應該“粉墨”並進
在眾多專家學者、藝術家代表眼中,上海是座對藝術非常尊重的城市,上海電視人也一直在積極尋找一條傳承與發揚古老藝術的道路。從1983年創立的《戲劇大舞臺》,到之後的《越女爭鋒》、《非常有戲》,再到三網合一後有了上海電視史上第一個全天候播出的數字化戲劇頻道“七彩戲劇”,電視人的努力在讓老觀眾看到傳統戲曲發展的同時,也讓年輕觀眾看到了古老文化的底蘊。隨著節目內容在全國播出,上海電視戲曲也終於走向全國。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著名劇作家魏明倫等表示,就是衝著上海“海納百川”這一點,“我們就願意在這裡工作”。
研討會中,談到如何“用年輕的方式傳播古老的藝術”,魏明倫表示:“我們要讓時尚來托舉古典,讓古典來優化時尚。”他直言,中國有四大“特産”:“中國的音樂、圍棋、書法、戲曲。其中,書法和戲曲屬於古老藝術範疇,一個叫翰墨,一個稱粉墨。”在過去,書法是小眾藝術,戲曲是大眾藝術,“但現在,特別是進入了網路時代之後,翰墨和粉墨錯位了。因為書法的商品屬性太強,與商品社會一拍即合,馬上成為商品社會的寵兒,成為了大眾藝術,而戲曲舞臺藝術的商品味並不強,中國的戲曲曾經或正在被邊緣化,成為了小眾藝術。”魏明倫用了一個有趣的比喻,“現在的翰墨是‘墨多翰少’,很多書法家寫不出一首舊體詩,而粉墨則正好相反,處於‘有墨無粉’,有著厚重的積澱,但是沒有粉絲,所以我們迫切需要用最時尚的手段來傳播古老的藝術。”他直言,翰墨也許還可以靠金錢來傳播,“但是戲曲不行,戲曲即使梅蘭芳的時代都沒有戲劇資本家,最多只有戲劇小業主,戲劇這個行當不可能産生大的再生産。讓它用這方式換取金錢,或者用金錢的方式傳播很難”。
戲曲、電視是對“歡喜冤家”
在“用年輕的方式傳播古老的藝術”上,各與會專家學者、藝術家代表都認為從2009年開始,連續三年舉行的“上海市各界人士元宵聯歡晚會”在如何繼承、創新、發展傳統藝術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直言:“現在有一種觀念,認為洋的就是好的,新的也是好的,古老的就是陳舊的、不好的東西,這種思想發展下去非常不好。”在今年的元宵晚會上與主持人倪琳一起演唱《追魚》的她表示:“電視與戲曲的結合,元宵晚會有幾點做得很好,第一是老中青都照顧到了,不光演員陣容中有老中青三代,節目安排上也照顧到老中青三代觀眾。”如在演員陣容中既有尚長榮、王文娟、徐玉蘭這樣的戲曲界前輩,也有史敏、王珮瑜等中堅力量,還有學齡前的戲曲“娃娃軍”,節目安排上也是中西結合、融匯出新,如在西洋樂器的伴奏下,蔡正仁、蔡靜嫻帶來崑曲《攜手向花間》,古箏和豎琴的“對話”等,“二是專業和業餘結合得好,茅善玉和戲迷們一起帶來的滬劇《雞毛飛上天》,我和倪琳的《追魚》。”已86歲高齡的王文娟還特別認真地強調:“我積極響應國家廣電總局的規定,我是真唱。”
與會專家華師大研究員翁思再表示,“元宵晚會”連續三年的成功為很多戲曲界人士的困惑指出了一條出路,“電視介入戲曲傳播後,很多戲曲界人士曾經擔心,它會把觀眾從劇場中搶走,但是上海的電視人用了三十年的積累,做出了一個樣式,出了一個文化品牌,它不是被動地把戲曲搬上舞臺,就播出一齣戲、一段清唱,而是推陳出新,走出了電視戲曲的新樣式。以‘和’為前提的‘雜交性、結合性’,甬劇、錫劇、黃梅戲在同一題材下的聯唱;川劇的變臉、京劇的原地小翻、秦腔的噴火等絕技的結合表演;豫劇大師馬金鳳與梅派傳人梅葆玖的兩位‘穆桂英’挂帥,芭蕾與蹺功的腳尖藝術的中西結合等,都讓人過目不忘,一台晚會有著密集的資訊量,用短平快的方式,讓觀眾根本沒有時間來換臺,就又沉入了另一個精彩節目中。”他指出,在1990年代,上海廣播新興的年代,“廣播書場的節目有益促進了評彈藝術的發展,發展出了很多流派。而在今天的大環境下,我們也希望電視能夠與戲曲相輔相成,能夠促進戲曲的發展。”戲劇評論家季國平笑説,電視與戲曲就像是一對歡喜“冤家”。
從收視率來看,戲曲節目並非沒有市場,2009年的“元宵晚會”播出收視達到7.6%,2011年元宵晚會在東方衛視播出創造了下午時段的收視新高,而晚間在新娛樂播出時,更達到了6%,比頻道該時段的平均收視提升不少。
用年輕的眼睛看古老藝術
青年京劇演員王珮瑜也建議電視上還能多一些關於戲曲解構類的節目,“因為我在演出中,會有很多年輕觀眾向我反映,他們對於戲曲是有興趣的,希望電視上能有類似的節目,我也願意參與其中。”
著名評彈表演藝術家余紅仙直言不諱,雖然自己很熱愛戲曲,喜歡京劇、越劇等多種戲種,“但是以前我看到電視上播齣戲曲節目,也會換臺,因為好的東西很少,吸引不了我們,放的東西太陳舊了,而現在我覺得‘七彩戲劇’越辦越好,如果這樣做下去的話,真的是會‘非常有戲’。”曾在2010年“元宵晚會”上亮相,與秦怡等老藝術家一起表演的京劇大師尚長榮也對於那次與世博主題契合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演出唸唸不忘,“整臺晚會務實不保守,前而不冒進,順應當代觀眾的審美趨勢,又充分展示了傳統藝術的魅力。民族戲曲要通過電視,把這個消極因素轉變過積極因素,戲曲可以通過這個‘窗口’進入千家萬戶。”而92歲高齡的著名戲劇史家、文藝理論家蔣星煜也激動地表示:“縱觀戲曲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湯顯祖、梅蘭芳、周信芳等大藝術家之所以成功,歸根結底都是用了就當時而言的年輕方式來傳播古老的藝術。由於時代發展的關係,地域、方言的變化,可能戲種在數目上會有減少,但是我相信,就藝術含量上而言,一定會增加。而用年輕的方式來傳播古老的藝術,這本身就是一個高超的藝術。”
正如同著名劇作家羅懷臻所言,“要用年輕的眼睛、年輕的情懷和心靈來看古老藝術,如果沒有年輕的眼睛可能會把古老的藝術看做古董,而有了年輕的眼睛,古老的藝術就是再生的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