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風投目光聚集話劇産業 北京戲逍堂獲大額融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9 16:14:51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風險投資(包括VC和PE)進入電影産業已不是新鮮事,但近日北京戲逍堂在其即將啟動的大型院線計劃中吸引到了一筆大型風險投資,這是京城話劇和風投聯姻的第一例。記者在對其他話劇團體的走訪中發現,風投儼然已有進入話劇産業的趨勢,各團體經營者們對風投也有自己的看法。

戲逍堂

借力資本做“直營”

由於和投資方的保密協定,戲逍堂不能單方面公佈投資方和投資的具體規模,但其堂主關皓月告訴記者,正在經營的戲劇院線將一改戲逍堂以前通過版權聯盟方式把話劇産品輸出到全國各地的情況,所有在建和擬建劇院都將進行直營。

“我們預計在三年內開設100家劇場,今年先行啟動第一期11家劇場。劇院院線名稱叫戲逍堂巨像戲劇藝術院線。”關皓月介紹,戲逍堂除了楓藍劇場之外,在北京又將新開兩家劇院,它們分別位於東方梅地亞中心和機場生活區,並且將在全國率先投入運營,演出其經典戲劇《有多少愛可以胡來》。“我們的院線概念跟商業地産非常相似,就像電影院線要佔領都市最繁華地區的資源一樣,我們的標準也是選在市中心,辦公樓日租金每平方米10元的樓盤我們也會進駐,這與目前電影院選址的樓盤租金差不多持平。”關皓月解釋著自己搶奪市中心資源的高標準。而這麼大規模的投入,無疑也在衡量著戲逍堂的運營能力,其投入産出比能否滿足以“逐利”為目標的風投的需求呢?

“相較于電影,話劇確實還屬於微利行業,但做成規模潛力無窮。而且我們的院線將不止運營戲逍堂的戲劇。”關皓月解釋,未來院線可以做成三種業務,作為保本生意的租賃,他當然不會放棄,與此同時,他也正在跟一些電影版權方洽談,未來也會在劇院內播放電影。“我們播的電影必須符合文藝院線的氣質,以老電影和文藝片為主。”而第三塊業務,劇院也將具備話劇演出、藝術培訓、會議活動等多重功能。

在實踐“院線制”之前,戲逍堂對外擴張主要是依靠版權加盟的方式,把戲逍堂出品的戲劇交給外地演出商操作。“但加盟的合作形式鬆散,而且對演出商難以控制,長期下來對戲逍堂的品牌也會造成傷害。”在為自己的話劇找演出場地之時,也使戲逍堂飽受“扼喉”之苦。之前三年多他們一直在北京人藝演出,不僅是場次不固定,他們也不再願意跟人爭搶劇場,因此之前就盤下了楓藍劇場。

對於院線的盈利前景,關皓月信心滿滿:“從今年的投資規模看,今年就能實現盈利。”他認為,通過幾年的市場打拼,他們已經積累了30多齣劇的自有版權,也可能通過跟演員經紀公司和話劇工作室長期合作,而盤聚下100多個演員的陣容,已經具備在多地同時演出的能力。

“引入風投是壓力也是考驗。通過直營,我們相信自己有實現盈利的能力。”關皓月直言,他的角色也已不再是戲劇出品人,而是一個公司的運營主體,未來的路有挑戰也有希望。

風投目光聚集話劇産業

繁星戲劇村董事長樊星表示,他們將在全國開始的戲劇院線,目前前期投入都靠他們的自有資金,但由北交所出面為其介紹的兩家風投機構他們也在接洽中。

“應該説,風投對開心麻花的關注一直都有,也有風投機構明確表示想投資我們公司。銀行也有給我們的授信,但我們一直沒用,開心麻花主要先想把自己做成依靠自身現金流進行良性運轉的公司。”開心麻花總經理張晨則表示,開心麻花今年的重點仍是在北京繼續做強品牌。張晨表示,他們的工作重點一直是戲劇出品,在整個文化産業來講,還屬於輕資産公司,目前院線投資可能需要大資金,但他們主要是跟劇院合作,並沒有想法要親自去做院線。

作為開闢了戲劇賀歲檔的一家老牌民營話劇公司,同樣要面臨民營團體“找演齣劇院難”的問題。而張晨表示,他們正是通過“低成本低壓力”的劇院聯盟方式,鞏固自己在北京陣地的地位。“去年的《烏龍山伯爵》在今年初的賀歲檔上表現依然不俗,我們除了繼續加強開心麻花既有的‘戲劇賀歲檔’品牌,也在通過跟劇場的合作使自己能保持在全年演出的狀態。”張晨介紹,在攻佔劇院這個“終端”窗口上,通過幾年“話劇賀歲檔”在海淀劇院的演出,他們雙方已經成為戰略夥伴,海澱區政府也給這個“做火”了海淀劇院的民營團體以更多支援。今年,他們更盤下了地質禮堂,已經開始運營。

“我們想先把品牌做大。”張晨認為,目前他們的內容出品很強,和劇院的合作也很順利,關鍵在於品牌。品牌強了,民營團體不用再憂心“找劇場難”的問題,因為劇場自然會同你合作。這樣,從內容生産到輸出就實現了良性迴圈。

今年開心麻花已不再滿足於出品“賀歲話劇”,他們更涉足被業內視為“賠錢玩意兒”的音樂劇,處女作《爺們兒》已經在地質禮堂開演。“要做一個成熟的戲劇品牌,不可能一窩蜂地做同一門類,需要著眼于未來。我們和投資方都了解,音樂劇的開發週期和生命週期都要比話劇長,是一個長線投資和回收的過程。”這番話似乎在解釋張晨的“風險投資”意識。“我們只是目前不需要風險投資,並不是拒絕,説穿了任何文化産業都是風險投資,一個公司不可能所有劇都盈利,一個項目的成敗對於一家想做長期的公司來説並不應該特別看重。”張晨説,事實上,他們也一直在做著“風險投資”側重的投資回報比的衡量,即使是像音樂劇《爺們兒》、《白日夢》這樣的“風險項目”,他們也有信心在兩三年之內把它們做成良性迴圈的産品。

話劇

應謹慎接觸“資本”

對於自己是否需要風險投資的介入,自己是否做好了迎接資本的準備,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場一些初具影響的戲劇品牌,都已經在心裏算過一筆賬。

“從目前來看,我們不需要大資金投入。作為一個劇目出品公司,我們都靠自有資金滾動積累。”哲騰文化製作人傅若岩認為,要吸納大資本關鍵看産業的規模。從目前看,戲劇市場的環境還不是很好,整體回報率低,需要長時間培養,這恐怕不是風投所喜歡的。“其實現在國內已經有初步的金融體系,話劇也可以從中借力,但是我覺得,現在的話劇産業,不是産品好不好的問題,而是大的文化環境的問題。”傅若岩説,別看北京去年年産劇目300多部,政府和業界對戲劇的投入資金在增量。但據某行業機構數據顯示,北京市看話劇的人群才150萬人,還不如北京市的汽車數量多,戲劇的消費環境並不樂觀。“更何況戲劇還有不可複製性,包括找劇場難,如果一年的演出量都保證不了,當然談不上盈利。”對傅若岩來説,踏踏實實地做好戲劇出品,保持公司良性運轉,是目前的關鍵。

道略文化産業研究中心諮詢總監毛修炳認為,話劇吸引風投需要謹慎。“以電影院線做參考,其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因為影院建好之後,院線通過簡單的拷貝發放就可以做到全國同步放映,但演出面臨諸多特殊情況,比如劇院建好以後是否有大量有品質的劇目可以演出,對演出人員的水準管理、各地文化需求和口味差異等,要實現産業化操作,比電影産業要難上加難。”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