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迪倫馬特納入孟氏語境———
泥巴、電視、舊沙發;蕾絲、皮褲、登山靴,強烈的混搭質感瀰漫著《蝴蝶變形記》,也成就了迪倫馬特劇作的變異。昨晚,孟京輝在蜂巢劇場以“超現實主義”打響了國家話劇院新現實主義年的第一槍。
自詡“狂躁戲劇”的《蝴蝶變形記》,是孟氏戲劇“重組意向、再造經典”的一次嘗試,該劇融合了瑞士德語作家迪倫馬特諸多部經典劇作和話劇意象,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最為經典的《老婦還鄉》,但經過解構、剖析與重組,為經典賦予了顛覆性的氣質,也讓這部極具諷刺意味的“黑色幽默”有點頹也有點酷。
曾在蜂巢劇場玩過水、玩過玻璃更玩過電的孟京輝,此次玩起了“泥巴”,鋪滿整個舞臺的泥土烘托出眾生相,原始、野性中帶著狂躁與詭異。從喧囂的群戲場面,到辛辣肆意的揭露與嘲諷,再加上奇詭混搭的服裝道具,使得《老婦還鄉》從一開場便進入到孟京輝的節奏和語境。農業混搭重金屬、經典形象説著與性愛有關的露骨臺詞,也許有人無法接受這樣的顛覆和改編,但對於藝術來説,個性永遠比平庸有價值。
雖然演員團隊依舊是孟京輝近些年的御用班底,但整個表演過程中,演員的創造力和爆發力幾乎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劇目。導演提出的“速度感”被演繹到了極致,扭曲中釋放著張揚,奔放中又有著一種恰到好處的控制感。對於這一考驗戲劇張力極限的做法,孟京輝解釋説,“它和現在浮躁的現實有關。演員感受到了這種毒素,我們就是要把毒素噴出來。”
除了舞臺上可觀可感的實驗性,《蝴蝶變形記》的幕後製作過程也充滿了探索意味。全劇除導演、舞臺設計之外的音樂、服裝、道具、編舞等設計工作完全由演員來完成。對此,孟京輝表示,“我們的演員有創作的衝動,有這個能量來表現自己。這一點你看他們的眼神就明白了。”(圖/ 王曉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