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北京人藝新版歷史劇《蔡文姬》“年輕”十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2 14:07:51 | 文章來源: 東方早報

北京人藝新版歷史劇《蔡文姬》“年輕”十歲

濮存昕將演曹操,于明加將演蔡文姬

作為郭沫若專為北京人藝創作的古裝歷史話劇《蔡文姬》,北京人藝歷史上曾三次排演,朱琳和徐帆更是先後飾演了蔡文姬這個經典形象。上週末,平均年齡僅31歲的第四版《蔡文姬》正式建組。

除上一版中董祀的飾演者濮存昕將接替顧威出演曹操外,其他主演角色皆由青年演員擔綱,大部分是80後。其中,在電視劇《手機》中出演武月的于明加將領銜最重頭的蔡文姬一角。和此前幾版《蔡文姬》中演員平均年齡都超過了40歲相比,新版《蔡文姬》堪稱人藝歷史上最年輕的一版。

《蔡文姬》誕生於1959年,是郭沫若專門為北京人藝創作的劇目,它既奠定了人藝成為“郭老曹”劇院的基礎,也成為焦菊隱先生進行話劇民族化實驗的代表作之一。該劇經過跨越半個世紀的演出,劇中主演從最初的朱琳、刁光覃、藍天野,到2001年版的徐帆、梁冠華、濮存昕,又到2007年版的徐帆、顧威、濮存昕,再到今年的新生代版,不斷為經典名劇注入新鮮血液。

多年來一直擔任這部經典作品復排工作的蘇民導演,對《蔡文姬》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如數家珍。“郭沫若曾説他寫《蔡文姬》的動機就是要為曹操翻案,當時引起很大爭議。但實際上,郭老寫蔡文姬也是寫他自己。”蘇民説,正如劇中寫到蔡文姬拋夫棄子回歸故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時,正在日本的郭沫若也是忍痛離開妻兒,偷偷化裝上船回國參加抗戰。“他在海上漂了三天,在這個過程中作了一首詩:‘又當投筆請纓時,別婦拋雛斷藕絲。去國十年余淚血,登舟三宿見旌旗。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85歲高齡的蘇民不僅脫口背出郭沫若的詩,他還為《蔡文姬》此次上演賦詩一首:“重奏《胡笳》四理弦,迎來我院甲子年,建安風韻續蹁躚,一茬新人到臺前。”

面對父親蘇民對藝術充滿熱愛和責任的赤子之情,一直活躍在人藝舞臺上的濮存昕感慨地説:“在觀眾心中,北京人藝有三個符號,一個是首都劇場,它是北京文化標誌性建築;二是有很多保留劇目,每年人藝都有很多經典劇目不斷復排上演;三是有很多了不起的藝術家,雖然退居二線,但心繫劇院,把很多好傳統好經驗傳承給年輕演員。”對人藝此次大膽起用年輕演員參演《蔡文姬》,濮存昕十分肯定:“現在很多藝術演出都太重視市場和商業,但北京人藝卻讓年輕演員來挑大梁演這部並不商業的《蔡文姬》,堅持文學劇院的性質,用文學來滋養劇院。等到大幕開啟的時候,年輕演員站上舞臺,盡情發揮,希望台下的觀眾能給他們更多鼓勵。”

由於焦菊隱當年在劇中運用了大量中國傳統戲曲的元素,因此,此次復排,人藝特意請來北京京劇院的京劇老師為演員們上形體課。無論是橫跨新老三版《蔡文姬》的“元老”濮存昕,還是第一次參演該劇的青年演員,都統一作為學員接受培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