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原創話劇《王府井》將北京人的精神刻在匾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6 09:48:32 | 文章來源: 北京晨報

原創話劇《王府井》將北京人的精神刻在匾上

導演任鳴面對重任信心十足

歷時兩年精心孕育打造的大型原創話劇《王府井》(上部)即將於今年4月19日至5月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在昨天的建組媒體見面會上,導演任鳴表示,這將是一部以全景手法展現王府井這條“中華商業第一街”的百年興衰與沉浮,生動塑造北京人形象和精神,渲染濃郁京韻京味兒的大型史詩劇。在談到創作初衷時,編劇鄭天瑋言簡意賅,“為北京人寫一部能夠塑造北京人精神肖像的戲!”

塑造北京精神肖像

《王府井》一劇跨越了1910年至2010年100年的歷史,分為上、下兩部。上部將句點截止在了解放前的1948年。全劇以帽店“祿頂鴻”的悲歡離合、動蕩變遷為主線,折射著王府井的辛酸過往、傾訴著北京城的風雲變幻,將帶領觀眾深入到歷史情境之中,走進北京的街、北京的人、北京的事、北京的韻。據大劇院鄧一江副院長介紹,《王府井》有著70余人的龐大演出陣容,其中有角色的多達三四十人,“這在近年來的北京戲劇舞臺上也是比較鮮見的。”劇中主人公——“祿頂鴻”掌櫃由著名演員于震出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實力派“戲骨”。此外,演技派演員王繼世、戰衛華、王勁松、王長立、王剛、程莉莎等也將傾情出演。編劇鄭天瑋曾經創作過話劇《古玩》、《生·活》、音樂劇《茉莉花》等諸多戲劇精品,這次她要寫出一部塑造北京人精神肖像的戲。

區別以往京味作品

北京人藝副院長任鳴將擔任《王府井》的導演,這是他的第十部京味兒戲。發佈會上,導演任鳴表示,要採用富有詩意的手法來表現這個故事。現實主義與象徵主義、表現主義都將在劇中得到融會與糅合。為此,他特意通過一位半人半神的“匾爺”來貫穿全劇,“匾爺”自由行走于王府井百年曆史長河中,見證了每一家商戶的起起落落。這100年來,他一直在刻匾,將王府井大街上的每一戶商鋪都鐫刻在匾上,也將北京人的精神與氣節篆刻在匾上。《王府井》還是任鳴職業生涯的第66部作品,任鳴力圖不重復自己,也不重復別人,他説:“這將是一部區別於所有北京戲的精彩作品。”(記者李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