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京劇“四小男旦”聚長安 演繹國粹流派典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28 17:12:33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京劇“四小男旦”聚長安 演繹國粹流派典藏

男旦照片

京劇男旦表演藝術一直是貫穿整個京劇發展歷史命脈的關鍵,尤其以“四大名旦”時期的繁榮盛況更是空前絕後。京劇旦行主要流派的形成無一不是由男旦演員創立的,由青年男旦演員繼承前輩大師所創立的流派藝術,對經典表演的再現、流派藝術的延續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意義與珍貴的保護價值。已成功舉辦了兩季青年男旦演員專場演出的長安大戲院,日前已定在新年的元月11日晚在長安大戲院再次為觀眾奉上新一輪的國粹盛宴——“流派典藏”,屆時仍由已被觀眾們津津樂道為“新四小名旦”的胡文閣、楊磊、牟元笛、尹俊四位青年男旦演員登臺亮相輪番為觀眾呈現各自的拿手好戲,此次上演的劇目分別是梅派的《洛神》、程派的《六月雪坐監》、徐派的《綠珠墜樓》和荀派的《紅娘》。

梅派男旦胡文閣演出《洛神》

京劇《洛神》是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的頂峰作品之一。該劇以曹魏父子、兄弟的權位嬗變作為背景,寫的是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和美貌甄後之間的情感。

曹植的《洛神賦》是漢賦中的名篇,它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背後承載著深厚凝重和震撼人心的歷史內涵。但“洛神”的形象從來沒有在京劇舞臺上出現過,它需要演員不僅具備一定的表演才能,還要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考慮到這些因素,梅蘭芳特地將“智囊團”成員包括劇作家齊如山、李釋戡,還有詩人羅癭公和幾位畫家請到家裏,共同創作《洛神》。最終確定臺詞多用《洛神賦》裏的句子,服飾參考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傳世精品《洛神賦圖》,唱腔由梅蘭芳、琴師徐蘭沅和王少卿共同創造。1923年10月,梅蘭芳編排了古裝歌舞神話劇《洛神》。

此次,梅派第三代傳人、梅葆玖先生的高足、被譽為是近半世紀以來梅派唯一男旦—胡文閣再次將這個淒美的故事,以唯美的氣勢展現在觀眾面前。胡文閣説道:“《洛神》的表演難度很大,梅蘭芳大師把極富創造性的人物造型和性格化的唱、念、做、舞融于劇中,一字一腔、一招一式都精緻美妙。在形象塑造上,洛神要表現的超凡脫俗,不僅要演出洛神的嬌媚,也要演出她的冷艷;不僅要演出她的“似無情”,也要演出“若有情”,達到了“欲笑還顰,最斷人腸”的境界。

程派男旦楊磊演出《六月雪》

京劇大師程硯秋先生創立的程派藝術,以擅長塑造外表柔弱內心剛毅的古代女子形象著稱於世。此次,有著“小趙榮琛”和“京劇程派男旦第一人”之稱的楊磊將為觀眾帶來《六月雪坐監》一折。《六月雪》(又名《金鎖記》),是程硯秋先生根據元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和明《金鎖記》傳奇改編演出的,問世以來廣受歡迎,傳唱不衰,成為程派經典劇目之一。楊磊現為國家京劇院二團演員,曾就讀于上海戲劇學院,為著名京劇程派教育家李文敏教授弟子。後又得到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京劇程派名家張曼玲等前輩老師的悉心傳授和指導,先後演出了多部經典程派劇目,是當今活躍在京劇舞臺上並受到觀眾歡迎和關注的優秀程派傳人。楊磊的演唱注重以氣催聲,以聲傳情,力求做到字正腔圓,以體現程硯秋先生唱腔藝術幽咽婉轉、曲折低回、若斷若續的鮮明藝術風格。《六月雪.坐監》一折中大段的二黃慢板唱腔,表現了竇娥決意替婆婆頂罪赴死身處囹圄的憤懣絕望和對婆婆的牽掛與不捨,使觀眾通過如泣如訴的聲腔,感受到竇娥遭人陷害的冤屈、對封建黑暗社會的血淚控訴,更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裏 “百行孝為先”的道德思想精神。為了塑造竇娥的溫良端淑和摯誠賢孝,楊磊充分感悟角色以及人物所處時代背景下的文化道德觀念,反覆研磨唱腔身段,希望引領觀眾一起走進“感天動地竇娥冤”的情感意境之中。

尚派男旦牟元笛演出徐派名劇《綠珠墜樓》

作為上海唯一的青年男旦演員尚派再傳弟子牟元笛在此次演出中,別出心裁的帶來了他在上海工作後繼續學習的成果——徐(碧雲)派的代表名劇《綠珠墜樓》。到上海戲校工作後的牟元笛一直沒有停頓專業上的求索,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得以向在滬定居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畢谷雲求教。畢谷雲老師是京劇大師徐碧雲的親傳弟子,徐碧雲是曾與“四大名旦”齊名併合稱為“五大名伶”的前輩京劇大師,畢谷雲是其唯一傳承衣缽者,自畢谷雲老師息影舞臺後,徐派劇目便絕響舞臺。牟元笛是畢谷雲老師多年來唯一教授的男旦學生,在傳授繼承徐派藝術方面兩每人平均傾注了很多心血,尤其在男旦表演藝術經驗的傳遞方面更有著極為重要的特殊意義。此次牟元笛即將演出的《綠珠墜樓》由畢谷雲老師親授,劇中徐派風格唱腔新穎別致,尤其舞蹈表演別具一格,牟元笛曾與今年7月于滬露演此劇的選場而頗受肯定。在此次專場演出中牟元笛將上演全劇的第二場“賣珠”與第三場“炫珠”兩折,使闊別舞臺廿多年的經典名劇再次與觀眾見面。

荀派男旦尹俊演出《紅娘》

《紅娘》一劇是京劇大師荀慧生所創立的荀派藝術中的巔峰之作,高度詮釋了荀派藝術的精髓,是所有荀門弟子必學必演的標誌性劇目。尹俊作為年齡最小的青年男旦演員在探索荀派藝術道路上已走過十年時間,對此劇他一直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與認真的研究態度。他首先翻閱了古本《西廂記》原書,認真理解紅娘這一人物的本來藝術面目,仔細審視相府丫鬟的身份背景與性格特徵。在文學功底得到支撐後,他向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逸娟老師求教學習此劇,張逸娟老師早年師從荀慧生大師之子荀令香,對荀派藝術有大量的研究與掌握,張逸娟老師精心設計幫助尹俊重新加工整理了此劇,還主動引見了荀慧生嫡傳弟子前輩名宿張正芳老師為尹俊畫龍點睛,使尹俊受益良多。此次專場尹俊將上演“傳柬”、“逾墻”、“佳期”三折,其中有頗見演員功力的表演“棋盤舞”,有膾炙人口的紅娘中心唱段“佳期頌”,尹俊與老師們還將參照古本《西廂記》原文重新修訂佳期頌唱詞,使文學巨作回歸原汁原味,力爭給觀眾留下不一樣的藝術享受。為此劇的演出尹俊從新設計了服裝與頭飾,精心打造古典美與時尚感的結合。相信尹俊演出的紅娘定能以別樣的風格呈現在舞臺上,足令觀眾耳目一新,被青年男旦演員的藝術魅力而征服。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