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程琳三十年後圓新星夢 老歌新唱“夢回1980”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9-10 16:12:16 | 文章來源: 北京青年報

30年前的新星音樂會曾經捧紅8位“新星”,而當時只有13歲的程琳雖然在新星音樂會後80年代也很紅火,但卻不在新星音樂會的新星行列中。昨天,程琳作為上個世紀80年代流行音樂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夢回1980——新星音樂會30週年紀念活動”的主辦者邀請,將於9月23日在首都體育館的演唱會上作為特邀嘉賓與北京觀眾見面,而她的出現也將帶來新星音樂會的一段往事。

“酒幹倘賣無……酒幹倘賣無”,當年程琳首先在中國內地首唱這首歌,就贏得了歌迷的喜愛。而在唱這首歌時程琳已經憑藉《小螺號》、《童年的小搖車》等火遍大江南北。1980年舉辦“新星音樂會”時,程琳的《小螺號》還沒有正式登過舞臺。30年前,《北京晚報》記者鐵池是“新星音樂會”的策劃者之一。據鐵池回憶,當年選中了李默之後,李默向他推薦了一位歌手,這位歌手就是程琳。李默當時對鐵池説:“我們團有個小孩,拉二胡的,歌也唱得特別好,挺適合這場音樂會,就是沒參加過正式演出。”正在為找歌手而愁眉不展的鐵池聽了李默的介紹眼睛一亮,而得知程琳只有13歲,鐵池頓時又泄了氣:“我知道這場音樂會一定會引起某些人士的責難,如果再讓一個13歲的孩子登臺,豈不是授人以柄麼。後來聽程琳唱《酒幹倘賣無》和蘇芮的原唱是另一種味道,非常好。我在想,是不是讓她錯過了一次成功的機會呢?不過這也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

3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的程琳已經是一位國際音樂人,雖然她長期居住在北京,卻不甘心在商業大潮中成為一位普通的歌者,在昨天她為記者播放的一首歌中,西方流行音樂加入二胡的旋律,充滿了感人的力量。而她參與演唱的《世界公民》更在搖滾中融入了世界各國的音樂元素。程琳説:“從6歲開始學習二胡,13歲開始唱歌,我對音樂的理解就是要有感動人心靈的力量,地域差異並不是與國外音樂交流的障礙,任何民族的音樂都是能夠感動人心的,因此互相融合也是理所當然的。”

程琳承認北京的觀眾熟悉的還是她上個世紀80年代的歌曲。她也認為,那個時代的歌曲優美,所以能夠被人記住。在9月23日的演唱會上,她更希望演唱她的新作品,但是為了觀眾,她也將再次演唱《酒幹倘賣無》等老歌。“老歌也要新唱,我對老歌也做了更為現代的改編,屆時觀眾將聽出新意。”30年後,程琳終於可以站在新星音樂會這個曾經錯過的舞臺上,而這將是對30年風雨的紀念。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