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鼓勵政策在先 文化産業保險從幕後走到臺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13 15:55:36 | 文章來源: 北京商報

國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正在做一個出版單位轉制的大項目,近幾年也一直在跟蹤一些文化企業的轉制過程。閃志強説,北京的出版單位轉制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國家明文規定,今年7月1日之前出版單位員工集體進入社保,而已退休員工享受的是基本保險。出版單位全部實行企業化管理,輕裝上陣,從行業發展來説,是對中國出版行業的重新洗牌。但就保險開展來説,問題也多。

轉企改制後員工的社會保險問題就是一大困難。閃志強説,出版行業機制這麼多年來內部並沒發生徹底轉變,比起以前的“鐵飯碗”和內部福利,很多人的觀念無法扭轉也無法接受現實,比如現在要求他們參加基本保險範疇,實行更市場化的操作,已退休員工的養老金由社會保險去發放,如果原來單位發3000元,社會上只能領2500元。

閃志強説,目前也缺乏能符合轉制單位的突破性險種。目前國內出版單位員工的年齡結構都是偏大的,對很多年齡大的員工來説,其身體健康條件已經不允許再參加健康保險,比如有些需要長期護理的老人,所以會被保險公司拒保,國內偏向於長期護理的保障沒有。但像長期護理,結合賬戶型管理的醫療服務,國外保險産品有很多可供選擇的餘地。

太保負責人説,其實保險公司也希望能開發一些新險種。像環境污染的責任險保單以前是沒有的,或者説過去保險公司沒有能力或不願意承保的,但現在有了。現在的保險公司都具備了一定的金融保險能力,如果最終有市場需求並且有一定利潤,那保險公司會很樂意進入的。他説,目前保險公司之間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厲害,各家産品差不多,原來保險産品半年保護期的“屏障”也沒有多大約束力了。就針對文化産業的新險種來説,開發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但可能一弄好很快就被別人學會了,互相之間還有激烈的價格競爭。“起碼常規險種的經營是很穩定的,很多保險為什麼一到中國能躲就躲就是這個原因。”他認為,除非保監會牽頭做這事,進行相關調研,並撥定費率,還應該對保險公司制定一些鼓勵政策。

蒲天紅説,文化産業的保險需要解決的也是那幾個核心問題,中國的市場環境是否可以發展下去這個險種,有沒有收入保證,風險是否可控,費率能不能量化地計算出來,還能不能帶來盈利?這些都還需要調研和探討。他建議道,保險公司的操作經驗是第一位的。如果國外有這類産品,可以效倣。

太保相關人士説,國外保險有很多有特色的、量身定做的險種,比如英國保險市場,還能給演員個人的眉毛、頭髮都投保,《哈利·波特》出版後保險公司都會專門幫你研究做版權保護。但在國內開發新險種,要向保監會報,一般做出來價格也非常高,客戶不一定需要。即使做出來了,國內競爭太激烈了,光北京就有上百家保險公司,如果是做文化産業的險種,應該是財産險公司的業務,但這塊北京也有幾十家公司。

國外形成市場完善體系

在國外影業發達地區,企業的銀行借貸業務,除了有專門的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還有再保險公司。銀行會和保險公司之間有直接關聯,如果製片方無力還款,保險公司將向銀行賠錢,同時這家保險公司會找一家再擔保公司,把自己的風險再度分散。此外,國際上甚至還有監票和票款保管公司,把票房回款放到第三方仲介公司那裏,保證所得票房要優先用於還款,還款後剩下的錢借貸公司才能拿走。這種相對健全很多的結構,已經在國際上運作很多年。

保險服務也是金融機構能夠為電影電視業提供的重要服務項目,甚至於在融資的過程中,保險服務就已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好萊塢的融資過程中,保證人(一般為完片保證公司)充當了提供保險服務的角色:其任務是確保影片按照商定時間、預算與品質完成交付。這就要求保證人非常熟悉影視生産流程,並且能夠對劇本品質、資金籌集、相關製作人員的素質、製作公司的還款能力、影片完成後的收益等等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對影片的製作過程進行監控,彙報製片開支狀況。一旦計劃不能如期完成,完片保證公司將代為銀行承擔損失。專門的完片保證公司稱為“Coin-pletion Bond Company”或“Completion Guarantor”。實際上是保險公司的一種形式,這是金融保險行業在影視産業的重要業務。一般來説,商業銀行在發放影視貸款時專門要求有保險的保證,而這樣的服務無疑可以加強資金使用者的信貸能力,增強銀行的融資信心,提高影視製作機構向銀行貸款融資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由於事關完片保證公司的切身利益,作為影片製作監督的保證公司會對製作過程嚴格要求,從而客觀上確保了影片如期高品質完成,並且使現有資金得到充分利用。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