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這是最後的鬥爭》亮相大劇院 導演擔心太反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9 17:20:02 | 文章來源: 搜狐娛樂

《這是最後的鬥爭》亮相大劇院 導演擔心太反動

《這是最後的鬥爭》導演吳曉江 主演雷恪生

《這是最後的鬥爭》亮相大劇院 導演擔心太反動

《這是最後的鬥爭》亮相大劇院 導演擔心太反動

雷恪生表示:演話劇累是真累,可咱幹了一輩子話劇演員,遇到好本子、好角色就捨不得放下,沒轍!

剛剛在第六屆全國話劇展演中榮獲一等獎的現實主義力作《這是最後的鬥爭》,即將於6月23日登陸國家大劇院。這部由總政話劇團團長、曾創作出經典戲劇《紅白喜事》的孟冰擔綱編劇、由國話戲骨雷恪生領銜主演的話劇,自去年推出後就因其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態度而得到了觀眾熱烈的探討。6月8號下午,在國家大劇院的新聞發佈會上,主創們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幕後創作的故事。

劇名一波三折

國家話劇院院長周志強首先介紹,當初,這部戲因為太折射現實而面臨很可能不能上演的情況。因為它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社會目前的種種現狀,如官員腐敗、行賄受賄、濫用職權等問題。後來把劇名改成了《大團圓》,並歷經12稿,才得以在天橋劇場小範圍上演,沒想到一上演就得到了觀眾熱烈的回應,他們甚至奔相走告,説這部戲肯定不會再演了。後來,這部戲因為太受歡迎又在兒童劇院演了幾場。最終,經過領導再三討論,考慮到這部戲的嚴肅主旨和現實意義,才得以把劇名換回《這是最後的鬥爭》,並到國家大劇院上演。

逆戲劇潮流而動的批判精神

導演吳曉江在談到這齣戲時,很有感慨地説,當初在做這部戲時是很“反動”的,因為目前市場上的話劇大多數都是走商業化、娛樂化的道路,大家想方設法取悅觀眾。但我們這齣戲,不是説不娛樂觀眾,而是説它是一種具有強烈批判精神的現實主義話劇。我們要求進行如實的藝術表達,甚至要在舞臺上抹去導演的色彩,讓觀眾看到實實在在的生活。這齣戲有笑的地方,但絕不是為了笑而笑,可以説,這樣一種創作在當時是逆戲劇潮流而動的,顯得特別“反動”。

雷恪生:我是一個話劇演員

今年75歲的雷恪生在戲劇舞臺上已活躍了50年,雖然在電視電影中扮演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但雷老一再強調,“説我是影視演員,我骨子裏就很反感。我的本職是話劇演員,我對話劇的感情最深、情節最重”

雷老在談到這部戲時非常激動,他説,當初看完這個劇本時已是淩晨三四點,但心情非常激動,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就立刻給製作人劉鐵鋼打了電話,表示要領銜出演該劇。《這是最後的鬥爭》自從推出後,雷老已連續演出了十幾場,問到雷老身體是否吃的消,雷老爽朗一笑,説:“年紀大了,累是肯定的,但我很享受。演完了回家喝杯小酒,想想觀眾的反應,再想想明後天該怎麼演,這種感覺非常好”。

在發佈會即將結束時,雷老用家鄉煙臺話表演了一段劇中臺詞,讓在場記者無一不讚嘆。據悉,《這是最後的鬥爭》還將於明年到美國百老彙進行商業演出。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