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牡丹亭》世博放異彩 日本大師吳儂軟語吟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08 17:13:16 | 文章來源: 解放網-解放日報

世博會上,中國崑曲出盡風頭,大放異彩。一部湯顯祖的《牡丹亭》就有數個版本,盡展“百戲之祖”的迷人魅力!

三山會館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晚清會館建築,位於世博園區東大門入口處,也是世博園規劃範圍內僅存的歷史文化遺跡。會館中保留著百年古戲臺。在著名電影導演黃蜀芹之子鄭大聖的改編下,《牡丹亭》被“精簡”為只有一個半小時的《春夢》和《情幻》兩闋。上半場只有杜麗娘一人,抒發懷春幽夢;下半場則是柳夢梅一人,演繹一往情深。在涼風習習、古色古香的庭院中,欣賞古戲臺上 “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淺吟低唱,好不雅致!

作為世博園區外的文化展演劇目,由音樂家譚盾、崑曲王子張軍聯袂打造的實景園林版《牡丹亭》,5日晚在朱家角有百年曆史的馬家花園——課植園首次公演。演員的舞臺就是自然的亭園,左邊是竹林和石橋,正對觀眾的是一座“牡丹亭”,往右是柳夢梅“拾畫叫畫”的柳樹林,最右邊一座假山猶如“遊園驚夢”中那片“太湖石”。觀眾與舞臺僅隔著一片並不寬的水面。簫笛幽遠寧靜的演奏,曲家曼妙動聽的演唱,與大自然的風吹竹聲、嚶啼鳥聲等渾然一體。觀眾們臨水聽曲,昔日水榭歌臺栩栩如生地再現眼前。

年過花甲的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10日晚將再次登臺曆史久遠的蘭心大戲院,與上海昆劇團、蘇州昆劇院的藝術家們聯合演出《牡丹亭》。去年底,這位不會中文的日本男旦曾來滬獻演他向中國崑曲名家張繼青學習的杜麗娘一角,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上引起轟動。專家們稱讚,在玉三郎的身上融合了崑曲之美、梅蘭芳之美、程硯秋之美和他自己特有的日本美。今年,這位與中國文化有著不解之緣的日本老人專程來滬,在世博會中日戲劇大師會演上將用吳儂軟語再度吟唱《牡丹亭》的“良辰美景”和“賞心樂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