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演出

北京日報:《21克拉》可以咀嚼的笑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4-16 16:31:51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日報:《21克拉》可以咀嚼的笑
《21克拉》劇照

如果厭倦了那些誇張的、惡俗的、靠堆砌熱門詞彙來搞笑的所謂喜劇,那麼不妨去看看正在保利劇院上演的《21克拉》,它很好笑,卻一點也不搞。

《21克拉》的幽默是從根兒上來的,事先設定的戲劇衝突就非常激烈。一個酷愛奢侈品幾乎上癮的拜金女劉佳音,因為股票崩盤宣告破産,不得不靠出租自己的大房子來維生,偏巧她遇見了一個極品“摳男”王繼偉。這樣強烈的對比,給它種下了很有“笑果”的種子。不像有些話劇為搞笑而搞笑,整體劇情就是為了説出幾句時髦話而服務的。

演出前10分鐘還是比較常規的喜劇動作,對於笑點比較高的觀眾來説有點無趣。隨著劇情漸漸展開,演員進入狀態,戲就越來越有味道了。

劇中也有諸如“犀利”、“你無恥得驚天地泣鬼神”之類的熱詞,但更多時候它的幽默是通過演員調度、表演節奏、情節安排來實現的,讓人在笑過之後仍有餘味可以咀嚼。比如王繼偉去看房那場,門鈴一響他就鼠竄,説“這都是小時候留下的習慣”。除了他搞笑的形體動作之外,這句話本身也讓現場很多觀眾恍然回到童年。劇中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有時演員沒什麼臺詞,或者臺詞本身並無可笑之處,但因為表演節奏的處理、語氣的處理,都惹得哄堂大笑。

它沒有那麼簡單,如果只是拜金女和摳門男的對決,可能也只是當下眾多惡搞劇中的一員。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一波三折,他們被迫分手後的重逢不是俗套的眼含熱淚緊緊相擁,而是菜市場裏一場喜感十足的“砍價大戰”。音樂和舞蹈也絕非拼湊之作,乃至於演出結束後,導演何念説還有一段未編入劇中的舞蹈也想加演給大家看時,意猶未盡的觀眾自發地鼓掌歡迎。

演員也是大功臣。郭京飛和錢芳是何念的“御用大活寶”,此次郭京飛化身“摳男”,依然頗有光彩。“摳男”時而結巴時而快嘴的節奏,他把握得非常好,肢體語言也“笑果”頻頻。

劇中種種細節都可以看出導演何念既顧及市場又要堅持自己的戲劇理念。其實這對一個導演來説再正常不過,只是因為惡搞得太多,正常的倒變得彌足珍貴。

據主辦方介紹,這個戲的票賣得並不好,可能是因為它的名字不夠搞笑。可能很多時候,我們以“名”取“劇”就會錯過一些好看的戲。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