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古玩玩假揭秘:“造假産業鏈”全國已形成

古玩玩假揭秘:“造假産業鏈”全國已形成

時間: 2010-12-06 18:47:44 | 來源: 《揚州晚報》
收藏 >

 

【閱讀提示】

近日,央視對新制傢具“做舊”成明清老古董進行了報道;揚州素有收藏古玩的傳統,且愛好者越來越多,市場情況如何?近日記者探訪發現,揚州古玩市場上假貨也越來越氾濫。據悉,現在已進入仿製造假的最高峰。現代的高科技讓造假手段花樣翻新、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

【探訪】

古玩市場“魚龍混雜” 藏家:改稱工藝品市場更確切

每到週末,揚州各個古玩市場人頭攢動。他們的臉上,有把玩時的小心翼翼,有“撿漏”的萬分欣喜,也有“打眼”的無盡懊惱……其中的挑戰性,讓玩家們樂此不疲。近日記者請來資深藏家,一起探揚州的古玩市場。

揚州古玩市場魚龍混雜

如今,揚州古玩市場分成了幾塊,但相對而言還是集中在鹽阜路一帶。這些古玩市場的銷售都比較綜合,既有玉器、漆器,也有舊書、字畫等,並沒有非常清晰的劃分區域。

隨著中國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的興建,天寧寺內不復當年的熱鬧。在“老牌”古玩市場天寧寺,廊道的一些房屋重新出租,形成較為統一的裝修風格。在這些店裏出售古玩的,大多是“藏家”。他們對待古玩的態度,大多以“藏”為主。

天寧寺的地攤撤銷後,很多地攤都擺到了紅園花鳥魚市場內。到了雙休日,這裡就非常熱鬧。隨行的專家説,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魚龍混雜”。儘管大多數都是近倣的,甚至倣造的工藝也很粗糙,可攤主也會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這就是工藝品”,要價不會過於離譜。當然,如果能在一堆“魚目”中,找到“珠”,就要看個人的眼力和造化了。紅園裏也有出售書籍的。藏家告訴記者,有的就是盜版書,有的純屬故意“做舊”用茶葉水泡出古舊的顏色來。

另外,揚州新興的古玩市場還有準提寺、工藝坊等。

改叫工藝品市場更確切

“市場這麼火熱,主要是遊資目前已經轉向了收藏行業導致的。”揚州資深藏友陳曉友告訴記者,目前由於房地産行業受到了限制,大量的遊資轉而投向收藏業。最近郵票、銀幣市場連續看漲,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不過,這裡面的水非常“深”。一位資深收藏家告訴記者:“市面上那些按古董來賣的,95%都是假的。古玩市場改成工藝品市場,應該更為確切。”

文物商店也不能保證真

揚州文物商店是正規度較高的古玩銷售點,既有標價為幾十萬元的字畫,也有只有兩三元的新瓷。據悉,現在全國有100多家文物商店,但很多都因經營不善,逐漸縮小規模,賣一點存貨度日,或者乾脆併入博物館內。像揚州文物商店這樣週轉正常的,屬於比較好的。

相信很多人都和記者有著同樣的疑問國企文物商店裏出售的古玩,是否就是真貨?對此,該店徐經理表示,世界上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文物商店的古玩,也有不少是從各地收購的,在這過程中也不能完全保證,所有的古玩都是毫無疑問的。當然,文物商店的員工,都有較高的文物鑒賞水準,以及非常高的職業操守,絕對不可能明知是假,還要賣出真貨的價格來的。

【延伸閱讀】揚州古玩市場古有盛名

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介紹説,揚州歷史上幾度繁華,也造就了古玩市場的昌盛。唐代小説《柳毅傳》中就描寫説:柳毅救了龍王的女兒,龍王賜給他很多珠寶,走了很多地方都賣不掉,最後到了“廣陵寶市”才全部出手。可見,古代揚州就是一個大型的古玩交易市場。

進入近代後,揚州天寧寺和南京朝天宮,成為了江蘇省內齊名的古玩交易市場。

【揭秘】

玉器造假幾可“以假亂真”

傢具造假多是老料新工以大拆小

銅鏡可能是以後古董造假的重點

玉器造假 使用老做工幾可亂真

據資深藏友陳曉友介紹,目前揚州古玩市場“最假”的,當屬古董玉器,主要來源是河南和安徽阜陽等地。通常的玉器造假分為三類:

一是材料假,即根本就不是玉的材料。陳曉友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假古董玉,都是採用不值錢的阿富汗玉、南韓玉來冒充,在器型上主要冒充漢時期的玉璧玉環等,甚至還有一些不法商販使用玉粉澆鑄在模具之中壓製成玉牌。由於其看上去潔白,摸起來玉質細膩、柔和,仔細研究起來玉牌的雕工又非常精緻,因此這種玉粉所制的玉牌幾乎已經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二是雕工造假。這裡又分“老玉新工”、“新玉新工”和“假玉新工”。很多造假者不惜工時,使用老做工,這種高倣的做舊方法最難辨認。

第三就是顏色“做舊”了,這當然就是目前最常見的。常見的玉器“做舊”也叫“人工染色法”,大概有十多種招數,目的都是為了達到玉器被埋入地下生成的被地下水、土、銹等給腐蝕出來的“沁”的效果。兩种老玉容易被新做。一種是手扳,一種是籽兒料。籽兒料上多半帶有玉皮,雖然玉質相同,但品質、大小等都不如玉料,但籽兒料經過長時間流水沖刷,表面非常細膩、光滑,因此進行加工以後也可冒充“老玉”出售。

瓷器作假 老殘片拼成品最難辨

除了古董玉器,瓷器也是造假比較多的古董。“目前揚州市面上假瓷器比較多的,有漢罐、唐三彩等一些高古的瓷器。”陳曉友告訴記者,這些瓷器多來源於西安、河南、景德鎮一帶。

瓷器造假很容易,一些造假手法讓人真假難辨。一般瓷器造假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是按照古代的樣子,將瓷器做出來;第二步就是“做舊”。

陳曉友告訴記者,現在瓷器作假也用上了高科技。首先,用高清晰度數位相機,將真品官窯瓷器的款制拍攝下來,輸入到電腦裏,通過專業軟體對款制進行精細的修改。筆畫的粗細、間架的寬窄、墨的深淺,甚至行筆的力道,都可以製作得與真款絲毫不差。不過,新做的瓷器通過“望聞問切”,一般老手都可以鑒別得出來。

與以新充舊相比,“補貨”是最難鑒定的。造假者到各地古窯場或墳墓遺址蒐羅大量的“垃圾”殘片,然後拼湊成一件完整的贗品。這種方法製造的瓷器,即使鑒定專家採用先進的多點取樣的辦法,得到的分析結果也一樣是“真品”。

木器造假 揚州多是舊傢具改裝

對於古舊傢具,陳曉友表示,目前揚州的古舊傢具市場沒有央視報道的明清傢具造假那麼嚴重。“一般揚州的古舊傢具多是老料新工,還有一些是以大拆小。”

陳曉友説,這樣的造假手法就是“高倣”,非常具有迷惑性。其手法一般是將舊傢具進行改裝,其中鑒定難度最大的是“以大改小”。古舊傢具不以大為好,而以器型、工藝為佳。比如,舊時放置在廳堂的八仙臺是合仙臺的兩倍大小,但價格不到前者的一半,有的造假者就把八仙臺的桌面切去一半,把四隻桌腿都裝到另一半下,改成一張闔仙臺。如八仙臺的價格是1萬元左右,改裝之後就可值2.5萬元左右。

同樣可用這種手段以大改小的,還有茶几。普通茶几改成茶几、花幾,價格也時時翻倍。由於稍做改變,價值就可以翻幾倍,造假者均樂意為之。

陳曉友告訴記者,還有一種造假方法就是“新老搭配”。比如一把椅子,造假者可以把椅子拆開來,分別找來新的材料,與老料拼裝成兩把椅子。

銅器造假 做出銅綠能賣十萬元

據陳曉友介紹,銅器特別是銅鏡,可能是以後古董造假的重點。目前,揚州市場上也有不少假的銅器,很多都來自湖北一帶。“古董造假由來已久,古代就一直有。比如説宣德爐,現在存世的真品很少,很多都是明清時期仿製的。”陳曉友告訴記者,只要是盛世,古董造假就比較流行。

而銅鏡的造假方法,現在也是越來越多。最初,造假者把化工漆和石膏粉拌成與銅鏡相近的顏色,在素鏡上做成各種動物;或者把壞的銅鏡用膠水粘起來,再用一張透明薄膜裹起來,擦上黑鞋油,看起來就像南方出土的黑漆背。後來,造假者又把銅鏡壞的部分銼掉,改成小銅鏡。

辨別銅鏡的關鍵,主要看包漿。因為打磨做舊的包漿與自然的包漿有明顯區別。現在,造假者又玩起了新花樣,他們把新做的銅鏡,浸在動物尿和人尿的混合液中,一段時間後就會産生綠銹,和出土銅鏡上的綠銹非常接近,看起來與舊銅鏡皮殼很像,甚至還有些作假高手把老銅鏡上的銹取下來貼在新做的銅鏡上,完全可以以假亂真。這些高倣做的都是很高檔的鏡子,市場價在十萬元左右。

1  2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