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稱為“江蘇省最美鄉村”的揚中市新壩鎮新治村,有一座遠近聞名的鄉村博物館,名叫“陳履生博物館群”。它的創辦者是博物館專家、原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
“在中國文人的傳統中,所謂的葉落歸根就是把自己平生的所有都帶到家鄉”,陳履生這樣説。因為自己小時候博物館教育的缺失,陳履生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自己的家鄉建一座博物館,讓孩子們從小就受到博物館的啟蒙與滋養。
2020年,一座由新治村村委會辦公樓改建的博物館群誕生,藏品均由陳履生提供。它因地制宜,共包含三個主題性博物館:漢文化博物館、陳履生美術館和竹器博物館。這座博物館重文化、接地氣、親自然,吸引了大量人群前來參觀。充滿特色的文博藏品和精心策劃的公教活動,讓這裡的遊客每天絡繹不絕,不僅有附近的村民,也有華東地區的大、中、小學的學生們,還有海外華人帶著孩子們慕名而來進行文化尋根之旅。人們在這裡觸摸這片土地曾經的生活方式,感受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以“文博熱”推動“鄉村興”,陳履生博物館群為新治村開闢了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人類文明不僅存在於城市,更保存在廣袤的鄉野。坐落于鄉村的陳履生博物館群保存著當地的文化記憶,連接著過去、今天和未來,成為一方水土的文明殿堂。在它的引領下,越來越多的鄉村博物館正在神州大地破土而出,為我們留住鄉愁,賡續根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