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陳寅恪“生命之托”:披露晚年最隱秘心跡
文章來源: 鳳凰網 | 片長: 00:03:46 | 上傳: 2009-08-14

  陳寅恪在1920年代倡導,為人治學當有“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1953年已決定其為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長。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對科學院的答覆》裏,提出就任所長的兩個條件。第一條:“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並不學習政治。”第二條:“請毛公或劉公給一允許證明書,以作擋箭牌。”並説:“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當局,劉公是黨的最高負責人。我認為最高當局也應和我有同樣看法,應從我之説。否則,就談不到學術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學。此事于20世紀80年代方公之於世。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竇文濤:古人造漢字有何絕妙之處
齊白石作畫的精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
《大家》韓美林-笑對人生
《大家》畫家劉國松的藝術人生
《中國油畫人物志》董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