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大師聚首紫檀宮
2006諾獎北京論壇落下帷幕
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06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9月7日晚上6點半正式閉幕。論壇閉幕儀式在中國紫檀博物館舉行。
紫檀宮論道
李政道、羅伯特A.蒙代爾、費裏德.穆拉德、羅伯特.胡伯爾,阿龍.西查諾瓦、哈特穆特.米歇爾出席了設在中國紫檀博物館的閉幕晚宴。席間,北京市市委常委、市教工委書記朱善璐為六位大師頒發了紀念證書。
費裏德.穆拉德與陳館長在金屏風寶座合影留念 李舸/攝
6位諾獎得主共同聚首在紫檀博物館還是第一次。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女士、北京市政協委員、香港富華國際集團總裁趙勇的陪同下,諾獎大師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中國紫檀博物館。當看到博物館大廳中央擺放的鎮館之寶:在中國象徵“九五至尊”莊重、神聖、美侖美奐的金屏風寶座時,立刻引起了貴賓們的驚嘆!科學家們懷著好奇心登上寶座合影留念,切身感受九五至尊、君臨天下的風範。其間,陳麗華館長向他們詳細介紹了這座金屏風寶座製作工藝和流程。金屏風寶座是由龍紋寶座、貼金屏風、禦案和宮扇、龜鶴延年燭臺等器具組成。整座屏風寶座坐落在五齣(正面三齣,左右各一齣)三層丹臺上。金屏風和禦座通體貼金,是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乾清宮內的實物以1:1的比例,由100位頂級工匠按照中國傳統工藝花了整整三年時間製成的。
陳麗華館長在向諾獎大師們介紹檀雕藝術 李舸/攝
李政道在和陳麗華館長探討中國傳統傢具藝術 李舸/攝
看到巧奪神工、造型奇美的紫檀展品,尤其是最具中國傳統特色的明清傢具、四合院、天壇的祈年殿、祈谷壇等經典造型時,貴賓們不禁對中國傳統傢具的工藝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感慨不已。
對中國傳統傢具頗有研究的李政道教授在同陳麗華館長探討古典傢具藝術時,説:在來紫檀博物館之前,只是在書本上看到過這些經典傢具藝術品,今天能零距離的欣賞這些藝術精品,非常高興!他認為,中國明朝的傢具風格對世界各國尤其是北歐的傢具影響巨大。中國古典傢具的曲線造型與中國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阿龍.西查諾瓦夫婦在中國傳統喜床合影留念 李舸/攝
當參觀到最具中國傳統風格的喜房時,看到古樸、傳統、喜慶、莊重的紫檀月洞門架子床,這些平日不茍言笑的科學家們驚喜不已,紛紛坐在床上,請隨行的攝影師拍照留念。阿龍.西查諾瓦則和夫人一起攜手比肩的坐在床上,面對著鏡頭的這對夫婦臉上充滿了幸福和喜悅。
陳館長在向大師們展示紫檀沫的美容功效 李舸/攝
在五樓貴賓休息廳,陳麗華館長還向貴賓們展示了紫檀的藥用、美容功效,她向客人介紹説:紫檀除了稀有性外,紫檀氣味清淡,沁人心脾,還有活神醒腦,加強記憶,迴圈血液,皮膚嫩白,加強關節韌力的功能。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對紫檀的藥用功能就有記載。這些認真的科學家們紛紛起身和陳館長一起用紫檀沫洗手,感受紫檀的美膚功效。
陳麗華母子與羅伯特A.蒙代爾一家合影 李舸/攝
參觀完畢,諾獎大師們欣然為為中國紫檀博物館和陳麗華館長題詞留念。李政道教授還特意用毛筆欣然為陳麗華館長寫下:梨花麗華濃。
羅伯特A.蒙代爾,這位“歐元之父”是第二次來中國紫檀博物館,這次他把夫人和兒子也帶來了,而且陪著家人又仔細地參觀了一遍博物館。在“閉幕晚宴”上,他欣然揮筆留言:這是在北京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晚上,在中國紫檀博物館的藝術珍品,無不體現了北京的歷史和文化。
阿龍.西查諾瓦在閉幕晚宴上即席演講 李舸/攝
諾獎代表阿龍.西查諾瓦在閉幕儀式上,特別對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表示感謝,感謝她對中國傳統藝術的保護,他説,沒有對過去的保護就沒有未來,沒有對過去的傳承,就會出現文化的斷層。他説,科學無國界,沒有國別、沒有語言之分,這裡是世界和平的所在。同樣,藝術文化也是如此,科學家們的紫檀博物館之行再次説明藝術也是無國界的。
相關連結:
李政道(Li Zhengdao 美國),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楊振寧共同發現宇稱不守恒
羅伯特.胡伯爾(Robert Huber 德國)
哈特穆特.米歇爾(Hartmut Michel 德國) 共同獲得1988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細菌的光合作用中心之蛋白質複合體的三維空間結構”方面所取得開創性成果
費裏德.穆拉德( Ferid Murad 美國)
路易斯J. 伊格納羅( Louis J.Ignarro 美國)共同獲得1998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發現一氧化氮可以在心血管系統中作為一種信號分子
羅伯特A.蒙代爾 (Robert A. Mundell 美國),獲得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最優貨幣區理論”的奠基人
阿龍.西查諾瓦(Aaron Ciechanover 以色列)獲得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因在蛋白質控制系統方面的重大發現而獲得該獎項,突破性地發現了人類細胞對無用蛋白質的“廢物處理”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