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收藏展、中央美術學院“歷代名畫記”相繼展出後,藝術院校的收藏情況較引人關注。院校的收藏凝聚著學院幾代人持續不斷的努力,其數量和品質往往是院校基礎實力的一種標誌,也是學生學習和美育的第二課堂。那麼,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院校尤其是美術院校的收藏現狀如何?有哪些成果以及存在哪些問題?近日,記者採訪了國內幾家美術學院,一探究竟。
藏以致用 服務師生
在國內現有的八大美術學院中,由於各自所處的環境、條件不一樣,美術學院的發展狀況各異,因而其收藏也情況不一。記者了解到,衛天霖的作品是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收藏亮點;四川美院美術館至今都具有省級美術館的職能;西安美術學院的藏品數量達10萬件,以中國西部和絲綢之路的典型文化遺物為代表;中央美院美術館從上世紀60年代起就十分重視對藝術品的收藏,藏品涉及古今,兼顧中西,包括美術的各個領域等。這些藏品有的存放于專門的美術館,有的則是存于圖書館。
“與公共美術館的收藏相比,美院美術館收藏的區別在於歸屬不同、服務對象不同。”中國美術館研究員陳履生表示,美院藏品屬學校所有,服務群體主要是本院校的師生。一般而言,學術性、創新性、示範性應當是學院選擇收藏的主要標準。
由於被美術館收藏的作品多為珍品,所以進館容易出館難,展覽、觀摩也多少受到限制。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助理唐斌介紹説,該校美術館的收藏作為教學輔助的手段,教師可以在教學計劃內向學校提出申請,用於課堂觀摩賞析。魯迅美術學院的美術藏品集中在圖書館和美術館兩處,其中主體在圖書館。魯迅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莊革發表示,展覽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開放,總的原則是真跡不出館。課堂觀摩原作多采取教師帶學生到館內上課的方式進行。有兩類情況校外人員有機會看到藏品:一是院級客人按程式到館內參觀;二是由學院美術館舉行的兩年一度、為期三天的藏品展覽。
收藏保存資金不足
學院美術館的收藏來源主要是受贈或購買。“中央美院的藏品來源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唐斌説,一是系統地收藏曆年優秀畢業生的作品;二是老藝術家或其家屬捐贈的藝術家作品;三是在職教師作品的捐贈;四是古代、近現代書畫作品和文物的收藏,其中一部分是學院領導、老教授收購而來,另一部分是老藝術家捐贈自己的收藏;五是外國友人、美術院校和藝術機構的捐贈。
然而面對價格飆升的名家畫作,很多學校只好選擇了放棄收藏古代畫。清華美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學院目前已經不收藏古代作品,而是傾向於收藏與教學相關、對教學有示範作用的學生作品。
“各校的師生可能出於情感,會把自己的作品捐贈給母校,但這是遠遠不夠的。”唐斌表示,市場環境中畢業生作品的收藏發生了變化,以前學生的畢業作品會自然而然地留在學校,因為畢業作品是學生和指導導師共同完成的。這些優秀作品反映了美院各時期美術教育的水準和特點,可稱之為新中國美術的編年史。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開放,更多的收藏家和機構把目光投向了年輕的畢業生們,因而也出現了部分作品流向市場的現象。
“資金有限,購買數量就受到限制,不可能收購到太多的作品,尤其是精品。這種情況就提醒美院,在收藏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理性思考,準確判斷是不是市場炒作,是否物有所值,作品能否經得起藝術推敲和時間檢驗。”莊革發説。
同時,美院美術館的收藏條件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就目前各美院來看,中央美院美術館藏品庫房採用國際先進資訊技術和數字化管理,在軟硬體方面均達到國際標準,但其他不少院校難以達到這樣的條件。另外,北京、上海等地的藝術家可能會用國際化的視野來要求學院的保管硬體,例如恒溫恒濕等,但其他地區對保管的硬體標準的要求可能就有所降低。
制度健全提上日程
目前,國內美院收藏的普遍困境在於:面對名家畫作市場的高價位,如何在保障典藏工作連貫性的同時,確保典藏的品質呢?這或許是美院收藏的軟肋所在。陳履生認為,學院應把學院收入的相應資金用作美術館建設,規模較大的院校更應該重視這方面,因為一個學校的實力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于其公共設施的建設。
“中國學院的收藏在80年代後期出現了問題:收藏斷了氣。”陳履生認為,一方面是學校用於收藏畫作的資金比較少,用於收藏的經費不足以收進名家作品,另一方面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部分藝術家忽略了其本應擔負的社會責任。90年代後期以來,各大學擴招,蓋校區需要錢,配套的公用設施建設受到了影響,這就導致美術館建設沒有後續的資金支援,投資建館是一次性的,使得美術館很容易變成葉公好龍式的産物。但院校收藏是長遠的,應該不斷地投入、不斷地收藏。總之,美院的收藏缺少制度化的投資。收藏經費應該是學院預算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院的收藏品質。
美院是畫家的搖籃,任何一所美院的收藏都堪稱“雅典學派”。美院要想達到美育的目的,就應該豐富館藏並藏以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