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台北故宮分級文物數萬件 翠玉白菜非國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09 13:42:46 | 文章來源: 齊魯晚報

  遊客到台北故宮必看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經台北故宮自行分級,其實只是“重要古物”,而非“國寶”,而“清明上河圖”原本只列重要古物,後經審核已將其公告為“國寶”。

  “國寶”與重要古物的最大差別在於“國寶”如果要出借展覽,必須經過臺當局“行政院”核可。臺當局從2005年底開始依照新版文資法實施古物分級制,分“國寶”、重要古物、一般古物三級。保管機關依法可以先針對館藏“暫行分級”再送“文建會”所屬文資總管理處審核。台北故宮自行分級的“國寶”有四萬九千余件,“重要古物”三萬五千多件。

  耐人尋味的是,台北故宮暫行分級送審後結果逆轉,除了“清明上河圖”被列為“國寶”,另有五件重要古物也“升等”了。更有甚者,趙孟頫“行書赤壁二賦”根本未被提報,審議委員現勘時發現後建議補提報,結果也被列為“國寶”。

  目前“文建會”已公告的“國寶”共有十七件、重要古物三十七件,其中台北故宮已被公告為“國寶”的典藏品就有十二件,其中有七件是升等後的結果,比率相當高。故宮被“升等”為“國寶”的文物另有:宋代李安忠的“竹鳩”、李迪“風雨歸牧”、倪瓚“容膝齋”、明宣宗坐像、祝允明“書七言律詩”等五件文物。在專家眼中,“翠玉白菜”、“肉形石”為何非“國寶”?

  台北故宮副院長馮明珠説,把它們列為“重要古物”不帶有貶低的意味,她認為它們是“人氣國寶”。馮明珠認為,上述“人氣國寶”的藝術成就和歷史上的不可取代性,遠不及“毛公鼎”等故宮“國寶”,但它們的名氣響亮,一日不可或缺。馮明珠説,台北故宮的古物分級相當嚴謹,各有標準和規範。在專家們心目中,“國寶”指的是“歷史上不可取代”、“擁有唯一的文化意涵”、“年代久遠”、“獨一無二”等。例如:傳世的商周青銅器不少,但只有“毛公鼎”刻有五百字銘文,記載了當時的歷史,因而獨佔鰲頭。“文淵閣四庫全書”,也是全台灣僅此一套,無可取代。傳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為唐代摹本,雖非王羲之親筆卻最接近他的真跡,也在故宮“國寶”之列。此外,北宋郭熙“早春圖”、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年代久遠光是紙質的保存即非常不易,且是當時山水畫作的極致,皆為“全球唯一”的珍品。

  “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皆為清代工藝品,年代不過是清代,論工藝也並非無可取代,故宮尚擁有兩三件“翠玉白菜”,最出名的那件主要因古玉專家那志良妙筆生花地添加故事性而走紅,乃致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有“毛公鼎”只知道“翠玉白菜”。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