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內地藝術市場而言,更具經驗的臺商藝術圈人士到底會如何看待直航後的兩岸關係和市場動向呢?記者遠端採訪了幾位台灣業內人士,他們的看法或許能給未來這場“一日生活圈”的規劃帶來前瞻性效應。
從中國走向亞洲走向國際
台灣畫廊協會顧問陸潔民表示,兩岸直航後時間縮短了很多,這樣的距離就相當與從台北到高雄的高速地鐵一樣,所以,兩岸直航改變了區域間的感覺,因此肯定會帶來機會。例如,2008年上海泓盛秋拍會上,就吸引了眾多台灣買家。他認為藝術家在時間減少、距離拉近的情況下,就會經常往來于北京、上海,進行各類展覽和藝術交流。他説:“現在,中國的藝術市場正在準備進入成熟區,某個地區的發展是有限的,需要進入亞洲這個大區域的層次中發展。”顯然,台灣藝術家出走本土面向亞洲化和國際化,大陸的北京或者上海是最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他指出,台灣藏家們對於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要求也在提高,標準在更新。尤其是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他們期待藝術家能進入亞洲層面甚至國際層面,由此藝術作品的價格才能有望得到提升。這樣的要求自然觸動台灣本土藝術家積極走出本土,以獲得更廣闊的流通性。而突破地域性的限制是第一步。這樣藏家們才更有興趣購買。
另外,陸潔民認為,直航將會再次刺激台灣畫廊主們到大陸去開設分支。至今,台灣畫廊也已30多年,近40年的歷史,眾多畫廊業主們開始進入第二代人接班的階段。陸潔民透露,據他所知,至少有22個畫廊主是在接第一代的班。而交通的便利必然使他們將第二代的畫廊開到內地來,如北京798的亞洲藝術中心、八大畫廊、名古畫廊等就都是屬於二代在打理。而大陸的拍賣會、藝術博覽會等等,台灣藏家也都會前往,由此是時間比較集中的情況下。
台灣金仕發拍賣負責人鄭築尹認為:兩岸直航所帶來最大的效益就是時間成本上的縮減,因此也大幅提升了未來兩岸藝術産業互相交流的機會,增強了之後各項藝術産業間彼此合作的無限可能性。她説:“我們相當樂見直航為兩岸藝術資源的分享與創新的合作模式嘗試帶來新的契機。”
兩岸整合是長期的過程
原台灣畫廊協會理事長蕭耀認為:直航的通行一定會讓兩岸的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來往更為頻繁,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承載這種互動的機制一定要建立。他説:“大陸市場無論是在畫廊業還是在拍賣業中,都存在著一定的灰色地帶。如果台灣藝術業態要想更好地進入大陸市場,還需要內地市場在機制和制度方面有更好的改善。”他説:“台灣畫廊業的經營都是長期性的,與藝術家的合作都是穩定的,是為藝術家創建平臺,去為他們服務的。而大陸畫廊業還存在由於這輪中國當代藝術熱所引發的‘淺碟性’。”
他還認為,台灣藝術家、畫廊的確都在向國際化趨勢努力。他説:“台灣藝術家中海歸派很多,所以台灣並不缺好的藝術家,但缺乏的是能進行國際性展覽的策展人。”
台灣誠品畫廊總經理趙琍認為,在目前經濟整體局勢還不太明朗之際,兩岸間的藝術産業和市場暫時還不會有太大改變和刺激。雙方之間的互動還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問題。台灣一般都喜歡比較精緻的東西,而大陸則更喜歡大氣的、具有視覺刺激的藝術。不過,她也指出,或許直航會帶動大陸畫廊和藝術家更多地進入到台北進行展覽或者參加台北藝術博覽會。她説:“文化交流還是需要從民間交流開始。”
另外,她指出,目前台灣畫廊業走向國際化的意願非常強烈。一直以來,台灣畫廊同業、藝術家都缺乏走出本土,參與國際性展覽的機會。這其中的原因不僅僅在於藝術家或者作品是否優秀的問題。她説:“主要是‘台灣’這兩個字在全球整個藝術基盤中不容易被看見,儘管我們的經驗很豐富。而亞洲的崛起與中國的崛起和中國總體能力的上升無不相關。所以,儘管大陸市場經驗不足,但資源豐富,能量和力量是不能比的,這與國力是很有關係的。”因此,她坦言,大陸市場必然會給台灣帶來一定的機會。不過,她也指出:“藝術市場不僅是個行業,也是文化事業,所以需要長遠計劃。
開始關注內地二三線藝術家
台灣畫廊協會理事長王賜勇坦言,直航將使兩岸的來往更加密切。雙方的畫廊業、藝術家以及收藏家更方便直接的接觸,也方便於雙方對於兩岸的藝術市場相互之間的進一步了解與互動。他説:“目前台灣本身的藝術市場也在整理階段,畫廊業與拍賣業會注意到大陸二線或是三線的藝術家,台灣本身的藝術家方面也較會關注到尚未經過刻意炒作的藝術家。也有一些業者會將資金移轉到大陸二代藝術家的作品上,但無論如何優秀藝術家的精品均是收藏不變的法則。在博覽會方面,由於上海當代與香港藝博會的興起與好評,未來無論是北京、上海、或是台北的藝博會都面臨競爭的威脅與轉型的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