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瓷器收藏知識:青花瓷之嘉慶青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7-06 11:45:25 | 文章來源: 人民網

 

嘉慶青花

  清朝自嘉慶帝起,國勢逐漸走入下坡。康、雍、乾三朝盛世景觀已成為歷史,大清王朝的綜合國力明顯下降。反映在瓷器製作上也是同樣,精美絕倫的瓷器日趨減少,景德鎮的瓷器生産只能沿襲舊制,沒有力量進行創新,不但如此,許多品種因此還有所減少。在這樣大的背景下,乾隆以後,青花瓷器的燒制品質及數量已大不如從前。

  嘉慶朝共25年,此時景德鎮禦窯廠的規模、瓷器品種和數量上大為縮減。景德鎮禦窯廠已無專司其事的督陶官,由地方官兼管,瓷器的製作基本上處於因循守舊狀態,許多成本高的瓷器不再燒造。

  可以説嘉慶朝瓷器的燒造仍沾乾隆朝的光,從造型和釉色都與乾隆晚期類似。嘉慶早期青花瓷器的造型、尺寸、紋飾與乾隆青花基本一致,若不看底款,有的器物很難區分,説明當時制瓷工藝還是有較高水準。嘉慶青花,發色與乾隆晚期常見青花近似,只是略微淡些。在繪製手段上常有偷手,盡可能地節省材料與人工,這是由於市場需求的品質降低所致。有些瓷器雖然仍署乾隆款識,但確是嘉慶早期的作品。原因是嘉慶四年之前,太上皇乾隆爺仍在世,署乾隆朝款識哄老爺子高興,也屬國人傳統尊老習俗。

  到嘉慶後期,畫工精緻,出神入化的作品不是很多,青花瓷器品質開始顯露出下降的跡象,造型不如乾隆規整,尤其民窯青花,器身多有歪斜,器口、壁薄厚不均,施釉稀薄。至於小件器物中的瓶、罐、盤、碗和文具類,有的還能細緻如前。因嘉慶後期的風格與道光時期的風格相近,故而傳統的習慣上又有“嘉道窯”之説。

  嘉慶瓷器的紋飾風格,大體沿襲乾隆時期,工筆與寫意並用,但總的筆法纖細拘謹,構圖刻板。此時,除流行夔鳳、蝙蝠、瓜瓞綿綿、三多、百子、吉慶、“喜”字等吉祥紋飾外,還有大量的竹石芭蕉、五倫圖、萬壽無疆、錦雞牡丹等圖案。

  除了傳統的白地青花外,嘉慶時期也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種,如:青花紅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礬紅彩、青花胭脂紫、青花釉裏紅、黃地青花等,與乾隆朝相比器種要少得多。

  嘉慶朝青花禦題海棠形茶托,算得上雅致的器物,其青花發色接近乾隆,海棠形的花托內開光題寫五言長詩,字跡清秀。從開光外環的邊飾上,可以看出嘉慶所繪花形還延續乾隆的風格,但用筆已有遲疑,花朵呆滯,不復有乾隆的韻味。

  嘉慶早期官窯青花瓷器多寫“大清嘉慶年制”六字篆書款。嘉慶晚期青花多寫楷書款,有四字和六字,字體工整,結構嚴謹,整體上看是以篆書款為主。民窯青花草、篆流行,但寫法極草率、減化。倣明代款識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後者居多。此時,開始盛行各種堂名款識,並影響到以後的制瓷署款。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