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29個“國際博物館日”。當天,首都博物館新館宣佈正式開放,一塊詳盡描述了北京作為帝王之都的價值和意義的乾隆禦制碑,也開始在新首博東北角竹林庭院北面吊裝。此外,本市其他各博物館也都舉辦了相應的活動。 ■地點:首都博物館新館 今後參觀無需提前預約 經過5個多月試運營,首都博物館新館昨天正式開放,這也是北京正式開放的第131座博物館。據了解,試運營期間,新首博共接待觀眾30余萬人,日接待觀眾最多達7000余人,日均2000余人。 正式開放後,新首博的門票價格由試運營期間的20元上調到30元,市民參觀無需提前預約。每週二,新首博還將集中免費接待兩類觀眾:一是本市中小學生、職高和中專學生及普通高校在校生團體;二是本市60歲以上老年人。兩者都需要提前預約。
“金鐘罩”保護乾隆禦制碑 昨天上午,新首博門前廣場東北角的竹林庭院北面開始吊裝目前京城最大的石刻文物——頗具傳奇色彩的“乾隆禦制碑”。 據介紹,乾隆禦制碑全碑總高6.7米,重40多噸,漢白玉石材,碑身上全部是乾隆正楷手書《皇都篇》、《帝都篇》,由滿漢兩種文字寫成。該碑曾立於北京天橋十字路口西北方的“鬥姆宮”內,1915至1919年被移至先農壇,“文革”期間,該碑被埋入地下。2003年,尋碑工作啟動。工作人員在2004年春節前發現碑身一角,此後又找到了碑帽和底座。 乾隆禦制碑剛被發掘之初,北京市文物局曾表示要將其放在首博新館中。但首博副館長王武鈺表示,碑重超過40噸,展覽大廳的地面無法承受這個重量。 據王武鈺介紹,現在的立碑地點是經過規劃部門、文物保護專家和市民集體論證的。石碑立在白雲路口,來往市民很容易就能看見它。 目前,為保證碑體不受損壞,今後,整座石碑將用特製玻璃封罩。玻璃罩上下留有通氣孔以便空氣流通。 吊裝禦制碑需要三四天 記者昨天上午在竹林庭院外看到,一輛吊車伸著吊臂在待命,兩件碑座已連夜安放在特別砌成的水泥臺上,石碑碑身被特製的尼龍吊裝帶“五花大綁”,橫躺在地面上。 上午11時29分,工人爬上碑身,把吊裝帶的套索挂在吊車掛鉤上,隨著吊臂緩緩收縮,橫放的碑身緩緩傾斜。當石碑傾至45度角時,工人將一塊木方移到石碑後面,碑身與地面垂直後,正好把木方墊在碑身下。11時45分,碑身被垂直放在木方上。 12時30分,碑身又被吊車緩緩吊起,吊到碑座的正上方,經緯儀測量擺放位置後,吊車將碑身放在碑座上,工人上前開始微調碑身位置。 在現場指揮的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副經理徐雄鷹告訴記者,壘放石碑的各個部件時,每放一件都要從垂直度、水準度檢測。而他們所採取的所有措施都是可逆的,如水泥底座只是用鋼筋將碑座牢牢扣住,如果不需要,還可以拆除,不會損害到石碑本身。據他估算,整個吊裝需要三到四天,這還不包括安裝玻璃罩的時間。信報記者張然 ■地點:北京自然博物館
達·芬奇“人形飛行器”亮相 昨天,包括25件達·芬奇手稿、大量人體解剖圖和他設計的“人形飛行器”在內的數十件展品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始布展,該展覽週六將正式揭幕。
昨天上午,記者在自然博物館一層東側一個800平方米的展廳裏,看到來自義大利科學歷史博物館的8名技術人員正在進行布展。該博物館館長保羅·卡魯斯告訴記者:“首次到中國我很興奮,達·芬奇500年前偉大的作品將會使很多參觀者流連忘返。” 展廳南側一個高高挂起的不明物體引起記者的注意,該物體像一隻大鳥,展翼長達10米,所有的元件都由木材、繩索構成,一個模型人被固定在展翼下。保羅·卡魯斯説,達·芬奇在設計該作品時考慮到人體的力學原理,在這個“人形飛行器”上,操作者的頭部可控制飛行方向,而手腳則要為飛行提供動力。 雖然這次展出沒有帶來《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畫作,但按照達·芬奇設計的圖紙製造出的機器人、鐘錶、挖沙機和自動車輛依舊充滿智慧。“達·芬奇設計的作品在當時的歐洲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進步,看似簡單的設計卻使現代人也非常著迷。”保羅·卡魯斯這樣説。 本次展出的25件達·芬奇手稿是原稿的複製品,意方一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它看起來和原稿沒有區別。”記者了解到,本次展出的一本達·芬奇關於水利方面的手稿已經被比爾·蓋茨收藏,市民只能目睹手稿複製品的芳容。 ■地點:北京民俗博物館
民間花會免費演出 昨天,北京民俗博物館對遊客免費開放。配合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與青少年”,相關圖片展覽也于昨天開幕。 昨天,在博物館門前小廣場,跑旱船等傳統民間花會為觀眾進行了精彩的免費演出。而在館內,剪紙、拉洋片、抖空竹、面塑等工藝遊藝項目吸引了大批的遊客。 ■地點:中國工藝美術館
大師現場表演絕活 從昨天開始,中國工藝美術館推出來自北京、浙江兩地40名工藝美術大師創作的景泰藍、雕漆、石雕、青瓷、根雕等10個品種共600余件作品進行展覽。 據北京工美協會秘書長朱洪介紹,他們特別選在世界博物館日開始舉辦展覽,為此還特別安排了石雕、雞血石雕等多位工藝美術大師現場製作表演3天。觀眾可以免費參觀。 ■地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
凡·高作品首次來華展出 將於5月26日開幕的“從莫奈到畢加索——美國克裏夫蘭藝術博物館精品展”開箱儀式昨天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舉行。由於展品價值堪稱天價,該展覽的保險由美國政府親自承擔。
昨天下午,世界藝術館展廳裏已聚滿記者。展廳中央,警戒線圍出一塊開箱區域,三個紅色大木箱放在地上。15時,4名工作人員將箱子上的長釘拔除,掀開蓋子,把包著塑膠布的作品抬到桌上。 去掉塑膠紙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是莫奈的人像作品《紅圍巾:莫奈夫人畫像》。據世界藝術館館長王立梅介紹,該作品是莫奈本人最喜歡的一件作品。當天開箱的還有凡·高的晚期作品《梧桐樹群》和畢加索的立體風格作品《扇子、鹽盒和甜瓜》。 王立梅説,此次展覽涵蓋了西方現代主要藝術流派,包括庫爾貝、莫奈、塞尚、高更、凡·高、畢加索等43位藝術大師的繪畫代表作;羅丹、德加、亨利·摩爾等雕塑大師的14件雕塑作品也將同時展出。 雖然莫奈的作品此前也來過中國,但他的人像作品是首次亮相;凡·高、庫爾貝、蒙德里安的作品都是首次來華。羅丹參展的7件作品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青銅時代》和《思想者》。 和以往展覽的主辦方都將展品價值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告知媒體不同的是,世界藝術館拒絕透露展品價值,只是説“堪稱天價”。 “由於任何一個機構都無法承擔起這麼高的展品保險,只能由美國聯邦政府親自承擔,這也是美國政府首次為境外展覽承擔保險。”世界藝術館副館長朱揚明説。 ■地點:古建博物館
專家為百姓開門“鑒寶” 昨天,幾百名收藏愛好者攜“寶”參加了在古建築博物館舉行的文物鑒定會,請專家為自己“鑒寶”。 此次文物鑒定會的會場設在古建博物館內的先農壇俱服殿。會場按書畫、陶瓷和雜項分為三大鑒定區,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葉佩蘭,北京文物公司原副總經理、副研究員王春福,首都博物館原館長、研究員馬希桂等擔任鑒定專家。 昨天不到8時30分,會場外已聚集很多收藏愛好者,活動開始後,工作人員根據鑒定進度,每次請兩人持號入場。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專家在鑒定時,對收藏者的疑問也是有問必答,還不時的傳授一些鑒定的小技巧。因此儘管很多收藏者所帶來的“寶貝”被專家“否定”,大多數人還是很高興,表示學到了些知識。 “不到8點我就到了,這兩件瓷器,我一直都拿不準,專家看完説是個新東西,不過也無所謂,能跟專家長長見識就值了。”葉連生老人這樣告訴記者。 原定於中午11點結束的鑒定會,截至記者12時30分離開時仍在進行。據工作人員統計,6位專家上午共鑒定了近千件藏品,但遺憾的是還沒有看到一件真正的精品,不僅如此,鑒定的95%的藏品均是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