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敦煌部分壁畫瀕臨絕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03-31 13:34:53 | 文章來源: 環球時報
 


莫高窟的唐代舞樂壁畫(資料圖)

  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沙漠美術館”而聞名於世的中國敦煌莫高窟壁畫正陷入一種迅速惡化的困境。除了畫面剝落、龜裂和黴菌繁殖對壁畫造成的損傷外,大面積的壁畫壁基出現移位、脫落,地下水、雨水等産生的濕氣溶解出土壤中的鹽分産生了化學反應,也正在侵蝕、損害著這些佛教藝術作品。很多壁畫已瀕臨死亡。

  記者看到,浮現在灰暗的石窟內的壁畫佛像身上,許多藍、紅的顏色已經脫落,有的佛像的脖子一帶已出現了一條粗粗的、深深的裂縫。在“五代時期”開鑿的莫高窟第98窟內,繪製在窟內深處洞壁上的壁畫中,4條深深的裂縫幾乎纏繞著佛像的全身。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和技術人員正在窟內進行修復作業,許多地方都支起了腳手架,窟內顯得很狹小。敦煌研究院修復技術室負責人説,壁畫的壁基和下面的岩壁之間已出現了間隙,其面積大約有5平方米左右。如果不用板材支撐住儘快修復,就很可能坍塌下來。

  在另一處中唐時期建造的第53窟內,佛像的臉部被黑色的黴菌斑點覆蓋,已基本看不出臉部情況。據説是幾十年前窟內進了雨水,黴菌不斷繁殖導致佛像臉部遭到嚴重損壞。現在黴菌雖然已死亡,但目前還沒找到修復的方法。窟內用草和泥土混合做成的壁基,很多地方都已經像蛋糕那樣蓬鬆,剝落和損傷問題非常嚴重。

  莫高窟的壁畫由於在年降雨量只有30毫米的乾燥地帶,才得以奇跡般地保存下來。但最近在窟內地下30釐米處發現了濕氣,地下濕氣的蒸發將地層內的鹽分溶解後隨同水分散發到窟內,並産生了結晶。在這種反覆膨脹和收縮過程中,薄薄的壁基就被損壞了。有人認為,産生水分的原因可能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以溶解的雪水為水源的地下水,二是莫高窟周邊地區進行綠化的灌溉用水。

  研究結果還表明,觀光人數的增加也是導致濕氣上升的原因之一。一天之中最多時有3000多人進入窟內參觀,在狹窄的石窟內,大量人流的進出會産生溫、濕度的變化,造成窟內濕度上升。

  為保護這些充滿東西方文化交流氣息的壁畫,敦煌研究院正在和日本研究機構及大學合作,商討如何保護這些壁畫的對策,並積極開展修復工作。敦煌研究院將從今年開始利用內視鏡和超聲波對所有壁畫惡化情況進行調查。採取根本措施保護敦煌壁畫已經迫在眉睫。

  (摘自3月26日《朝日新聞》,原題:沙漠中的珍寶在哭泣,敦煌莫高窟漸漸消失的名畫;作者《朝日新聞》記者 冢本和人,張莉霞譯)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