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懸《城市》封面
終於,經過兩張專輯的鋪墊,張懸推出了她的成年之作。在唱片公司的精心安排之下,這三張專輯的音樂性以及編曲上的探索都在逐步遞進。很讓人羨慕的是,在張懸背後有非常專業的商務團隊,既避免了激進而帶來的市場縮水,又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創作者的才能。相比較從“另類”階層逐步上位的陳綺貞、陳珊妮、曹方等人,張懸走的是“先甜後苦”的路子,先牢牢抓穩一個基數在慢慢擴散。
試想一下,如果把這三張專輯的次序調換一下會怎麼樣?特別是這張新專輯《城市》被排在最前面的話。畢竟,無論是傳統因素還是媒體的影響,大部分中國人只能聽以旋律為主導的三段式歌曲,樂隊音樂或者旋律感不甚強烈的音樂都不是主流。那麼,SONYBMG就率先推出彈唱為主的專輯《My
Life
Will》、《親愛的我還不知道》為張懸規避了這一災難。其實,回憶一下至今仍在編曲上煞費心機的陳綺貞,稱無樂隊就差點放棄的王娟,以及酷愛嘗試不同風格的民謠女王Suzanne
Vega,絕大部分的創作女歌手都是內心化壓倒了形式化。對於Leonard
Cohen或者周雲蓬來説,吉他就是他們的肉體。而對於這些女人,則不是。所以,如果你能聽明白,就請放心的去讓她們Band吧。
Band並不是《城市》噱頭,宣傳時也幾乎沒有提到這個字眼,公司的意思是個中滋味讓聽眾去自然的品嘗。能起引導作用的,是專輯的概念“城市”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文藝腔調。其本質,就是將歌手的心態、性格以及個人魅力先於音樂傳遞給聽者,讓人先産生情感上的認同在進一步用相對應的音樂加深印象和親和度。台灣人已經頻繁用這一招成功地將劉若英、盧廣仲、楊乃文甚至五月天等人包裝成了文藝派、獨立派。只不過,那些先於音樂傳出的概念,有些是真實的有些則純屬商業行為。具體的,還是請聽眾們自己去分辨吧。
很欣慰,大部分樂迷並沒有因《城市》的變化而感到不適。當然這包含了兩層原因,除了樂迷聆聽習慣的逐步改觀之外,就是以上提到的概念先行,音樂其次的宣傳策略的作用。相反,一些在音樂上無甚才華的歌手卻總是用一些音樂上的噱頭來包裝自己,恨不得在宣傳文案上將搖滾、舞曲、歌神歌聖歌皇等等字眼一次性用完。為了不得罪粉絲團體,我也就不點名了吧。
其實,概念挺不好造的。這十幾年來,也就出了搖滾、校園民謠、地下、新音樂、獨立音樂、文藝這寥寥幾個。樂評人們居然還在那像模像樣的解讀,樂迷也因此分化。如果因為這些概念,你感到本能的親和,那還説的過去;而如果你因此感到莫名的憤怒,試圖分辨真偽、倒換裝X或者不裝X,哎,那可真沒必要,大老闆們巴不得你這樣呢。
拋開了概念以及行銷手段,在純粹的看《城市》這張專輯。從Band
Sound的角度看,它還處在初級階段,編配成功了但還遠遠沒有能夠創造一個聲音體系,這説明張懸仍有巨大的空間可以進步;它的旋律足夠好聽,但沒有在平易近人和藝術性之間達到平衡,稍顯小眾;它的歌詞太天馬行空又缺乏本身的美感,因此需要加強。最後要説的是,《城市》是一張值得收藏的,又足夠能給人帶來藝術情趣的專輯,因為創作者是張懸,因為她的內心化壓倒了形式化。文/雨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