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法籍華人寧春艷導演、國家話劇院著名演員吳曉東和中國傳媒大學表演教師孫德元擔當主演的法國戲劇《巴比羅大街》,作為“2009年法國戲劇薈萃”的重要劇目,即將於4月22日在朝陽文化館“九個劇場”進行首演。
法國戲劇薈萃參演劇目之一《巴比羅大街》主創做客905
寫于2002年的《巴比羅大街》,是法國當代著名劇作家讓-瑪麗·貝賽(Jean-Marie Besset)的一部力作。貝塞為法國當代戲劇家協會劇作家評審委員,曾多次獲得最佳莫裏哀編劇提名大獎,是年富力強的法國實力派劇作家。該劇已經在法國演出了三季,由法國著名導演大師雅克·拉薩勒(Jacques Lassalle)親自執導,獲得了法國觀眾與歐洲戲劇界的高度讚譽。2005年法國文化年期間,受法國駐華使館的邀請,貝塞先生在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舉辦了大師工作坊,北大的學子和林兆華戲劇工作室的戲劇愛好者已經領略到了貝塞的戲劇風格,國內戲劇界都非常期待貝塞的戲劇作品在中國的亮相。
《巴比羅大街》是一個有關愛情的非常浪漫的故事,雖然不免有點兒憂傷。劇中故事發生的地點——巴比羅大街,是法國巴黎著名的富人街區,是物質與財富集中的中高産階級的生活地帶。耶誕節前後,巴黎冬天的一個夜晚,報社主管G在深夜回家時,出於同情心與貧富巨大落差的負罪感,同意讓一個乞丐進入大樓的門廳取暖。故事就是從這個公寓的大廳開始的,兩個孤獨的陌生人似乎只是為了交流而交流,彼此循序漸進的相互試探,透露著兩個男人的不同之處。那就是相差懸殊的社會等級身份:無所不有的物質富足者與一無所有的乞丐。兩人的相同之處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現代人真實的生存狀態,一種得過且過的生活懸挂狀;一種走一步算一步的“生活的錯位感”,一種“愜意的不舒適感”:富足的人與乞丐一樣,都並不幸福。劇作家用細膩的心理描寫,把當下成功人士和淪落為乞丐的失敗者描寫的入木三分,用一個愛情故事將兩個人栓在一起,出乎意料的故事發展線索,讓觀眾忍俊不禁卻又被深深吸引。
即將在中國首演的《巴比羅大街》,是由中國國家話劇院著名演員吳曉東與寧春劇社演員、中國傳媒大學表演教師孫德元擔綱主演。飾演報社主管G的吳曉東非常喜歡這個劇本,並對人物的把握非常獨到,他把人物詮釋為:“具有人文情懷的現代人——都市白領、金領的善良、困惑與思索。面對那些‘過得不好的人’,他的觀點不是消極的施捨,而是積極的影響與救助。從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本質等方面入手,努力的提出問題,甚至試圖解決問題……”。飾演淪落為乞丐的失敗者角色的孫德元談到這個本子時,總結説“這是關於崇高愛情的執著精神的解讀,兩個人都不能放棄心中的崇高的愛情。兩人的交流深度超出他們各自與戀人的傾訴,或許正因為他們之間是一種真正平等的關係,至少作為男人來説是這樣的。所以當各自的愛情生活受到對方的威脅時,兩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捍衛了自己那份愛情,甚至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正因為如此,兩個人物都非常值得同情和尊敬,這或許就是這個戲的悲劇所在……”
該劇中國首演的導演,同時也是劇本翻譯寧春艷,對該劇有著很高的期盼,“劇作家讓-瑪麗·貝賽在給我的授權中寫了一句很感人的話,他説‘我信任你,希望這個作品能在中國有很強的生命力’。我相信,在我們寧春劇社團隊的努力下,這個舞臺作品不會讓期待法國戲劇大餐的觀眾們失望。……”著名演員吳曉東近年來在國家話劇院的幾部大戲都擔綱主演,他對外國戲可以説是駕馭嫺熟自如。雖然電視觀眾不會忘記他在《三國演義》中塑造的孫權形象。對於導演寧春艷來説,吳曉東有與生俱來的巴黎高貴男人的氣質,他細膩的表演無疑給這個人物增色不少。導演與演員20年前曾在中戲同窗,兩人都很高興能借助這個法國戲合作一把。而劇中叫花子的扮演者孫德元是寧春劇社成立以來的老搭檔,3年來每個戲中都能找到孫德元的身影,可見合作的默契。導演演員也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的同事,寧春艷認為孫德元的塑造性很強,是一個很有潛力大有前途的好演員。
關於《巴比羅大街》這個劇本,著名劇作家過士行非常看好這個戲,他甚至在去年轉型導演他的第一部戲時曾經考慮過排演該戲,他非常喜歡法國劇作家的細膩的心理劇。説國內一般編劇寫不出這樣深刻精彩的戲。過士行也充分肯定了寧春艷的劇本翻譯,説它雖然是個外國戲,但沒有通常外國劇本的中國譯本的距離感,“中國讀者和觀眾能夠很自然的入戲。這無疑得益於寧春艷多年的舞臺導演實踐,她不單純是一個文學翻譯,更重要的是她懂戲”。寧春艷計劃和法國朋友聯手把過士行的新作劇本翻譯成法語,過士行希望他的法語翻譯本也能像《巴比羅大街》那樣,做到譯本與原作相差無幾。
北京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楊乾武説《巴比羅大街》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劇本,他通讀了所有“法國當代經典戲劇名作系列叢書”已出版的劇本,説這是讓他最震撼的一個劇本,非常期待這個劇本的中國首演。他很高興北京的觀眾和戲劇愛好者能借助“法國戲劇薈萃”活動欣賞到真正的法國現代戲劇的力作。
據悉,《巴比羅大街》將在2009年4月22日至26日,于北京朝陽文化館“九劇場”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