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淼相信會不斷有人為他的戲投錢
《東遊記》讓趙淼聲名鵲起
形體戲劇《東遊記》在本週又悄然登陸東方先鋒劇場。在這一年多時間裏,年輕導演趙淼帶起的“形體熱潮”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那些厭倦了粗製濫造商業戲劇和死氣沉沉的傳統表演的戲迷們很快就成了趙淼的粉絲,直白的故事、極富想像力的肢體動作,親切的劇場氛圍,形體戲劇正在暗中形成戲劇舞臺上新的一輪另類狂熱……
趙淼這樣愛上它
通俗易懂、有內容,這恐怕是形體戲劇迅速崛起的關鍵所在。2008年北京青年戲劇節上,趙淼的《東遊記》以更為淺顯有趣的方式出現,迅速火暴北京文藝圈。“我注意到劇場裏有夫婦帶著小孩兒和老人來看我的戲,他們是我最想要的觀眾群體。”趙淼説,只有健康的、直指當下人內心生存狀態的戲劇才能留下這兩類觀眾。
體操舞蹈打下“偏好”
趙淼是從小在劇場裏“土生土長”出來的。由於父母是評劇團的舞美設計人員,他從小就天天泡在後臺,在幕布之間跑來跑去。
那時候趙淼有兩大愛好,一是在什剎海體校練體操,“那時候李寧特火,好多家長都送孩子去學體操。”趙淼説。空翻、側身翻、鞍馬這些,趙淼樣樣精通。
他的另一樣愛好便是舞蹈,“我沒受過什麼舞蹈的正規訓練,但小時候喜歡跟著電視學跳霹靂舞。”體操只練了半年,舞蹈方面他也並不算出眾,然而趙淼深信,正是這兩個在當時“隨大溜兒”的愛好鍛造了他日後對形體的分外敏感。
表哥帶著去看孟京輝
像很多北京的小孩兒一樣,趙淼的親戚朋友裏不乏從事表演之人。他的表哥唐旭便是中戲的畢業生,也是孟京輝第一版《戀愛的犀牛》中黑子的扮演者,趙淼也是通過表哥,看遍孟京輝早期的所有戲劇作品。而後林兆華、查明哲、吳曉江這些大腕兒導演的作品趙淼都一一看過。趙淼的經歷頗為典型,因為那時候不少北京的小戲迷就是通過親戚朋友的影響,早早就知道了什麼是話劇,早早就泡在劇場裏,成了鐵桿戲迷,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從小就想上中戲
“從小在我心裏,大學就是中戲,我根本就沒想過考其他的學校。”趙淼説。每次去中戲的時候,看著大學生們在操場上放歌練藝,就自然而然地覺得中戲也就是自己的歸宿了。然而,他考中戲導演係考了三年。“那時候我挺害怕的,那三年生活的感覺就是恐懼。”趙淼回憶説。直到今天他還很坦率地説,自己是因為沒考上表演係才考的導演係:“所有到中戲上學的人,都是奔著表演係去的,連戲文係的人也是如此。”
老師肯定不支援我
2003年,以色列卡梅爾劇院的經典戲劇《安魂曲》來到首都劇場演出,“專家和不少前輩們一片叫好,説那個戲多好多好,可是我卻沒覺得特別震驚,我覺得戲劇本來就該那樣啊。”因為這種開放的姿態,所以當英國形體戲劇《三個黑的故事》在北京上演時,趙淼覺得他終於找到了自己做戲的方向:“一直覺得,在學校老師教的表演方法之外,一定還有種別的方法方式。”這次頓悟之後,他又一連看了《短打契訶夫》《玩偶之家》等北美和日本的多部形體劇。然而,對形體戲劇感興趣的趙淼從來沒有和中戲的老師説起過自己的偏好:“那時候我覺得老師肯定不會支援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