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小劇場將新建十余個 牛年再發牛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6 13:52:56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1982年林兆華《絕對信號》

中國第一部小劇場話劇《絕對信號》由林兆華執導,1982年首演于首都劇場三樓的宴會廳。那時北京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小劇場,在後來的很長時間裏,北京的小劇場一直維持在3個左右。前幾年才又陸續增加了9劇場、東方先鋒劇場等4個劇場。

僅有的六七個劇場對北京迅速增加的小劇場演出來説實在是捉襟見肘。導演黃盈説,你知道2008年什麼最難嗎?找劇場。和導演李伯男合作的製作人張月,最頭疼的也是劇場問題,就連孟京輝、田沁鑫這些大導演也一直備受劇場困擾。製作人老象説,在北京做戲,拿到劇場成了必要的前提,沒劇場整個生産鏈都無法啟動。

2008年,這種窘境開始發生改變,一年之內增加了蜂巢、東圖、蓬蒿等四五個小劇場。2009年,對小劇場建設而言更是一個“牛”年,將建成天藝文化集群式劇場、國家大劇院小劇場、戲逍堂在工體西門的新劇場……新增小劇場估計將達到十余個左右。到2009年底,北京小劇場數目將是2008年之前的三倍左右。

 

多元投資熱衷小劇場

在演出場次和劇場數目的落差中,有些人著急地尋覓,有些人則看到了商機。不同的目的和希望,使小劇場投資來源非常多元,既有國家大劇院這樣的國有劇院,也有看好戲劇市場的民營公司,甚至還有個人投資。

“你找王大夫嗎?他在劇場!”王翔可能是北京最“不務正業”的牙科大夫了。雖然經營著兩個牙科診所,但他依然不能忘懷自己的戲劇夢想。經過兩年的尋覓後,他終於在中戲附近有了自己的蓬蒿劇場。這座只能容納一百人左右的小劇場,前期投入約一百萬元左右,目前劇場仍在虧本中,每天消耗都在千元左右。王翔説,自己是在用牙科診所賺的錢來貼補劇場,這種狀況他可以堅持兩年。支撐他堅持下去的信念是:生活是需要戲劇的。

和王翔的理想主義不同,樊星既有戲劇熱情,又有投資眼光。“北京有很好的創作和觀眾資源,缺的就是劇場,而集群式劇場在國外已經很成功了。”樊星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高級研修班,同時還有自己的公司,這使他有能力投入3000萬元在西單南側建設自己夢想中的劇場。他計劃建設天藝文化集群式劇場,今年5月份將首先運營4到5個。戲逍堂則是和看好小劇場市場的文化公司合作建設劇場,導演田沁鑫也將和一家文化公司合作成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其中包括一個小劇場。

 

佈局集中又分散

北京原有的小劇場主要集中在王府井一帶,包括人藝、先鋒、中國兒藝,北京兒藝和蜂巢、東圖劇場略遠,但也沒跑出東城區的範圍。但從新建的劇場來看,這種偏向東城的局面將漸漸得到改善,比如遠在北五環的盈之寶劇場、地鐵10號線盡頭巴溝的魔山劇場、西單的集群式劇場等。

北京劇協副主席楊乾武認為,北京的劇場分佈應該既集中又分散。“集中”是指像東城區這樣具有先天資源優勢的區域,將集中做到極致,比如建立“戲劇一條街”。在南韓首爾就有一條大學路戲劇街,這條街兩邊有三十多個小劇場,五十多傢俬人劇團。而“分散”則是指,在各個區都應該有一定數量的劇場,甚至就建在社區裏面。分佈廣泛的劇場,能夠促進戲劇在民眾中的影響力。

 

新投資帶來新理念

以往,小劇場多歸屬於藝術院團,經營往往是其軟肋。隨著多元化投資的加入,也帶來許多市場化程度較高行業的經營經驗和新的理念。

樊星的集群式劇場本身就是一個新生事物,在經營上,他力求凸顯自己的品牌。劇場建成後,“場制合一”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式,屆時至少有一半作品都將是劇場自己製作的。樊星還表示,劇場建設在西單商圈和金融街商圈附近,他將針對這些地區的白領來推廣戲劇減壓計劃,通過有意思的小劇場話劇讓職場白領身心鬆弛。

此外,孟京輝擔任蜂巢劇場的藝術總監,劇場還另外有專門的職業經理人來運營,和傳統劇場的經營模式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北京保利劇院即將上演大型音樂話劇——艷遇
· 清華環境係聖誕話劇演出場外
· “上演真實的生活”讓話劇《D樣生活》首演成功
· 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劇場陽朔印象劉三姐
· 大型山水實景劇場《印象劉三姐》演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