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李毅峰:當下國畫“流行病”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21 15:58:15 | 文章來源: 李毅峰的部落格

文\李毅峰

當下既是中國畫創作一個繁榮發展、豐富多彩的時代,又是一個泥沙俱下、喜優摻半的時代。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畫壇,由於受到各種誘惑,染上了許多時尚的“流行病”來。言之“流行”,是因為其發作具有普遍性。本文拈取當前幾種症候明顯、破壞力較強的 “流行病”來,試著做一些病原及病理分析,不知當否。當然,近朱近墨者實有各種難言之隱,個中情節又不單是些許“流行病”所能概括。但因為“流行病”不是肌體自身産生的,而是因流行而感染,因此,診斷是為了預防,是為了警醒。還望各位珍重。

精神衰弱症

所謂精神衰弱,就是指畫家精神空虛,缺乏創作思想和創作觀念。藝術創作是一種嚴肅而複雜的精神活動。畫家在創作過程中運用特定的繪畫語言和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內心的情感。但考察當代畫家創作心態,相當多的畫家都處於一種無精神創作態,心浮氣躁,藝術創作完全被市場、被商業利潤所控制,被世俗氣息、被習慣勢力所左右。

粗略診查,畫壇的精神衰弱病症狀有四。其一,畫作庸俗無品位,俗畫、匠畫流行,把作畫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做畫”。其二,創作抄襲跟風。誰的畫好賣,哪類畫能賣,便毫不猶豫地拿將過來,變成自己的。其三,重復自己,複製過去。曾幾何時的大作,固定的幾種樣式,翻來覆去無窮製造,以不變應萬變。其四,偽創新之風。其表現或以主題當大旗,強裝學術,故作深沉,刻意追求標新立異;或在技法上玩弄雕蟲小技,嘩眾取寵。上述症狀聽起來並不聳人聽聞,但我不認為自己是杞人憂天,我擔心長此以往,“國”將不“國”了,中國畫的當代,將成為一個沒有名作和名家的時代,沒有發展和創新的時代,上述症狀而導致的劣畫、偽畫的盛行,將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中國人對中國畫的審美認識和價值評判。這對國畫藝術生命的消磨和毒害將是致命的。

大展熱

在下所言大展熱,因其熱度過高而得名。當前可謂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民辦展:有黨、政、軍、群、藝術機構主辦的,有媒體主辦的,有企業界主辦的,有國內的,有國內外、海內外聯合主辦的;有國家級的,有省市級的,有區縣級的;有綜合展,有分類展;有年展、雙年展,有交流展、邀請展,還有各種某某杯大獎賽等等。辦大展幾乎變成了一種時尚、一種運動,此起彼伏,如火如荼,名之為熱,絲毫不過分。

説大展熱是一種病,是因為大展對當代國畫創作産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對一般的畫家來説,參加大展仍不失其為藝術成名的進取之路。特別是冠有權威主辦頭銜的展覽,其入選、展出、獲獎、出書,直至取得入會、收藏等各種榮譽稱號和資格條件,都可以使畫家一夜成名,名利雙收。因此,當今的大展變成了一支魔棒,指揮著蕓蕓眾生的畫家疲於奔命地為參展而創作,大展需要什麼就畫什麼,什麼能獲獎就畫什麼,一切惟大展的馬首是瞻。這使許多畫家悖逆了自己的資質和特長,成了大展的犧牲品。因此,大展的運動化實際上干擾了當代國畫創作的正常狀態,並産生了一種誤導。、

筆會病

筆會由來已久,非當代獨創。中國美術史上沒有“筆會”一詞,只有“曲水流觴”的文人雅集。“雅集”與“筆會”,共同之處都是文人騷客聚集在一起舞文弄墨。但前者的目的是交流藝術和思想,後者則是利益交換。也正是這畫與錢的交換,使大批畫家趨之若鶩,構成了當代中國畫壇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據一位業內人士稱,每年筆會造就的千萬富翁約有幾十位。可想而知,百萬富翁、十萬富翁應不計其數了。如此粗略地估算一下,一年全國用於筆會的費用大概約數百億人民幣。

投入如此之大,地域如此之廣,筆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誰在搞筆會?是什麼因素拉動的國畫消費市場?筆會對當代國畫發展有什麼影響?這些都是值得認真研究的課題。

目前這種筆會的用途和形式,對當代中國畫的創作和發展,其負面影響是極為嚴重的:

其一,破壞了中國畫的市場秩序。中國的繪畫市場至今尚未形成規範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筆會的存在和愈演愈烈,筆會成為吸引畫家、格局市場的操盤手。其二,筆會的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説,破壞了中國畫的創作規律,把本來嚴肅的創作變成了表演甚至是雜耍。它降低了中國畫的品位,醜化了民族藝術的形象,使公眾對國畫藝術産生了誤解。其三,嬌生慣養出畫家的許多不良習氣。也許,筆會的繁榮,從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國畫藝術的價值被市場認可的程度,但是繁榮背後的灰暗、陷阱及遺害卻足以令人警醒。

吹評病

之所以把批評説成“吹評”,是因為一些批評家放棄了“批”的本意,而一味地在“吹”字上做文章,由此弄出個“吹評病”來。當然,由“批”變“吹”個中緣由確實不少:有批評家的學術素質問題,人格修養問題,批評標準問題,養家糊口問題等等。但更多的原因似乎是畫家的心理承受力和對待批評的認識問題。

藝術批評是一個學術範疇。客觀而公正的批評,對畫家及其作品是負責任的。良好的批評環境,能為藝術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任何一個畫家都有創造的潛力,怎樣開發,怎樣引導,怎樣定位,批評至關重要。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應當理智地認識自己,許多事情並不像畫家所理想的那樣,批評家吹成什麼,就真的成了什麼,那是小孩子都知道的“皇帝的新衣”。當然也有不少聰明的畫家在巧妙地利用批評,他們不惜掏錢請人“罵”自己,在罵聲中傳播影響,成就畫名。

對批評家而言,目前中國的批評環境的確不健康。在沒有形成規範的藝術市場前,良性的批評環境難以建立。它涉及到諸多問題,這裡不談。從經濟上説,就算千字千元的稿費,效益也可一次了斷。而對畫家而言,效益則可體現在文章發表後賣出的每一幅畫作中。可持續性的效益使得畫家不顧一切地請人吹評,批評家也不得不“適應市場需要”,撿畫家愛聽的説,作些與“筆會”性質類似的“文會”來。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最活躍的批評時期是八十年代。現在真的很少聽見批評的聲音了。是後浪沒能推前浪,人才匱乏?還是批評的職業從三百六十行中消失了。倘真如此,國畫藝術必將大病矣。

洞察不明,篇幅有限,意猶未盡,願聞高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