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批評的重返
自90年代中期的“意義大討論”後,在資本與市場的裹挾下,當代藝術批評即使不是遠離了現場,也是幾近失語的。50一代的不少批評家轉身回到學府,潛心問學,有的甚至乾脆鑽到故紙堆去了。60一代則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策展,也有的選擇了經營畫廊,個別辦雜誌去了。(這一點可參見王林《除了既得利益,當代藝術還剩下什麼?》一文。)早先有那麼幾年,真正的批評似乎成了一種很“奢侈”的行為,不是八股,就是交易,離真正的思想碰撞反而越來越遠。
近幾年來,隨著藝術網路媒體的興起,這潭死水似乎逐漸活了起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看到,個別50一代批評家(王林、呂澎、高名潞、彭德、楊小彥及鄧平祥等)又回到了批評現場。如近兩年來王林與呂澎、彭德與程美信等之間的爭論,且不論雙方觀點到底如何,或者有多少學術含量,但至少我們看到了一種批評和質疑精神的回潮。不過相對而言,更為活躍的還是青年批評家。毋庸説,他們的介入不僅為當代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開啟了新的話語視野。也許是因為專業背景,他們已然回避了上一代的意識形態批判,而更多置於藝術史及藝術理論的向度展開反思與檢省。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棄絕了文化政治觀照。相反,由此它反而更深地切進社會和文化政治現實。在這裡,語言與政治是一體的。同時,他們也極少陷入簡單、無聊的意氣之爭,而是將更多精力放在理性建設性的基礎性實踐中,如由鮑棟和筆者策劃的、正在《畫刊》開設的“移動的視域”專欄就是力圖從具體的問題出發,以青年批評家各自不同的視角重新勾勒當代藝術三十年。竊以為
這樣一種“範式”的回轉事實上正是當代藝術批評真正的重返。
當然,年輕人身上也不乏缺陷和不成熟的一面。對此,除了上一代批評家的教導、批評和指正外,他們也不乏自省。這更多體現在他們的批評與策展實踐中,以及與他者論戰中,還包括他們之間不時的相互批評與提醒。但不論如何,他們相信,一個理性、清明、自由與獨立的批評生態因此而正在形成。在這個意義上,所謂的“第四代批評家”恰恰是沒有“第四代”的批評家。
(注:本文係提交“樓上的青年:2010青年批評家提名展”研討會的發言稿。因非專題研究,所以選擇個案和收集材料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和局限性,論證中更是難免挂一漏萬。但我想,重要的是提出這個正在發生過程中的問題。特別感謝杭春曉、原志陽兩位朋友的熱情邀約!同時,因本人不能出席展覽開幕式和研討會謹向兩位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