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那些縈繞在記憶中的時代特色中國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6-20 11:25:16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陸儼少《峽江險水》

文/王凱

前段時間,“中國書畫名家走進重慶高速”采風創作活動在重慶啟動。主辦方驅車帶領來自全國各地的書畫家們,在重慶“二環八射”高速公路采風。

重慶地區地貌特徵多山,參加此次活動的湖南省畫院院長劉雲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四川、貴州、湖南等地的地貌特徵,決定了在這裡開通高速公路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其他省份。這裡的一條高速公路,造價相當於東部平原地區幾條的總和,並且,在開山建路的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劉雲認為山區開通高速公路意義深遠,首先是在經濟上,高速公路開通後便利的運輸條件,無疑將大大促進這裡與外界的商貿往來,以往的幾天行程立即就會被大幅度縮減;其次,對於藝術家而言,便利的交通也將方便藝術家的采風寫生。

高速公路開通後,其實還帶來了一種優勢,而這種優勢在藝術家的采風寫生過程中就直接體現了出來。那就是此前一些不易看到的風光景致,從高速公路上即可盡收眼底。這也讓我想起了于2008年開通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時至今日,這條大橋依然吸引著眾多遊客途經此處時的嚮往。

陪同藝術家采風寫生途中,我想到了新中國美術史上不少同樣反映時代建設的經典作品。“五四”文化運動以後,中國畫經過近半個世紀的論爭和改造,在20世紀50年代漸漸從傳統文人畫的圈子裏走出來,以一種全新的面貌融入大眾的生活,記錄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步伐,反映著社會主義建設的面貌,並涌現出了不少新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這些作品從題材與內容上,大致上可以分為20世紀50、60年代中期社會主義建設題材的中國畫與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主義建設題材的中國畫。這其中,又以山水畫的發展與建設題材最為貼合。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首先在題材和內容方面,畫家們通過上山下鄉,紛紛將建設工地、地質勘探、森林伐木、農田勞作等納入山水畫的表現領域,拓寬了傳統山水畫的表現範圍,也進一步使傳統山水畫更加貼近人民大眾的生活。在繪畫語言上,注重寫實性和通俗性,並通過實地寫生對傳統山水畫的程式、意境和筆墨進行了改造,代之以欣欣向榮的新場景。出現了如李斛的《工地探望》、關山月的《新開發的公路》、黎雄才的《武漢防汛圖》、錢松喦的《運料》、宋文治的《採石工地》等。此期的山水畫,一種是對社會主義建設場面的直接描繪,另一類則是對社會主義新生事物的象徵性描繪。20世紀50年代以後,大多數山水畫家都涉獵了社會主義建設題材的創作,值得一提的是,這期間有一批成長中的山水畫家創作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從而奠定了個人在中國山水畫發展史中的地位。

上世紀60年代中期,由於“文革”中的美術創作主要集中在表現工農兵英雄形象方面,因此在中國畫創作上,人物畫比較活躍,山水畫和花鳥畫則數量不多。“文革”後期,藝術創作漸漸得以恢復,誕生了不少真實感人的山水畫作品,主要有關山月的《綠色長城》、魏紫熙的《天塹通途》、亞明的《梯田修進白雲裏》。在這些作品中,情感是真實的,在創作觀念和表現技法各方面較之50、60年代的中國畫也有了很大的發展。

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幾十年中國畫所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建國初期的獨特風景,還是新時代的個性追求,與時代同步、反映建設題材的中國畫,無疑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激動人心的回憶,記錄著中國社會發展的每一個變化,其在藝術和社會各方面的意義都是值得深思的。

關於中國畫的創作方向,從來都是一個多元化的問題,不一而足。從采風寫生到創作,其意義在於從眼到心的轉換,與新中國建設同步發展的中國畫,其主旨也在於寫生,這與傳統中國畫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因而,記錄並流露了藝術家真情實感於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稱得上好作品,絕不能僅僅以題材而論“英雄”。同樣在前段時間,在中國美協為備戰明年建黨90週年組織的藝術家深入革命老區采風寫生活動中,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吳長江也呼籲借助於寫生,藝術家更應該在新時期畫出新作品、好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