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中國的當代藝術展如何“走出去”?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02 10:37:3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美術週刊


上海美術館組織的當代藝術赴日本展覽現場,日本國會眾議員、外務省大臣官房參事官及日本多家重要美術館館長等出席了開幕式,展覽也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日本的很多觀眾都對中國當代藝術表示出非常驚訝,因為這些作品與他們之前所了解的中國當代藝術有天壤之別。
 

  2004年之前,上海美術館與國外藝術機構的合作交流,重點還是在引入國外優秀藝術作品方面,這樣的交流在2004年中法文化年上,上海美術館與中國美術館共同承辦的中法政府間文化交流項目——“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達到了良好的效果。隨著與國外合作的日益深入,同時在國內經濟實力日益雄厚、文化氛圍越發濃郁的環境下,美術館的從業人員傳播中國當代文化的自覺意識也在逐漸強化,因此,當中國的文化“走出去”戰略業已成為可操作性政策之時,我們深受鼓舞。

  從2002年開始,通過政府交流項目和自主策劃交流項目等途徑,上海美術館先後舉辦了“東+西——中國當代藝術作品赴維也納展”;2002年“漢堡上海周”活動舉辦“海上風——上海當代美術作品展”;2004年作為中國與愛爾蘭兩國互辦文化節系列活動項目之一,在愛爾蘭舉辦“龍族之夢——赴愛爾蘭中國當代藝術展”;2008年,又分別在義大利拉斯佩齊亞舉辦“中國新視像——來自上海美術館藏中國當代藝術展”,在日本東京舉辦了“上海美術館collection1979-2007展”;今年上海美術館策劃的“果凍時代”10月至11月將在比利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及安特衛普當代藝術館展出。該交流項目是上海與安特衛普友城交流的項目之一,同時也被列入今年在安特衛普舉行的“歐羅巴利亞節”活動內容。

  與國外美術交流活動逐步增多的進程中,我們對交流中如何傳遞當代中國文化的價值判斷進行了很多思考,尤其是“走出去”的當代美術交流項目,更看重對中國當代美術真實狀況以及對中國當代美術主導精神的呈現。“走出去”的口號對美術館提出加強合作交流的要求,不僅是在交流頻度和規模上的拓展要求,更是對如何交流、交流什麼的更高期望,從深層面來看,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美術館整體業務水準的要求。一段時間以來,美術館的中外合作交流,和其他領域的國際交流情況相似,引進多於輸出,民間交流多於官方交流,對外部的參考借鑒多於對自身的分析梳理。同時,對何為“當代藝術”概念的片面認識直接導致當代美術對外交流項目偏重先鋒、探索的藝術範疇,國外眾多觀眾對中國藝術的了解還來自於非主流的中國藝術推廣和一些國外收藏家的有限推介,一定程度上造成國外觀眾對當代中國文化特別是當代美術的誤解。

  基於這樣的思考,我們在策劃對外交流項目中,越來越多地關注如何呈現中國當代美術的多樣性和完整性。一方面從中長期規劃角度,考慮策劃不同類型的藝術展覽在未來一個階段逐個走出國門,從而較為全面地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美術發展狀況。為此,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有針對性、有選擇地把不同類型的成熟展覽進行打包,作為對外交流項目的儲備,向國外相關機構進行推薦。“果凍時代”正是在這個理念下形成的第一個對外交流儲備項目,在今年赴比利時展出前,我們已經在2008年將此展在台灣地區進行嘗試推介並展出,為今後此類展覽的對外交流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在符合條件的展覽項目中,對作品的選擇和梳理也更注重中國當代美術的客觀全面。在2008年,自主策展赴義大利拉斯佩齊亞舉辦的“中國新視像——來自上海美術館藏中國當代藝術展”和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上海美術館collection1979-2007展”中,對作品的篩選依據著重于近20年來中國當代美術多元發展的線索,從歷史脈絡、作品類型、表現主題等多個方面著眼,在現有館藏的基礎上力求客觀全面地展現新時期中國藝術的蓬勃發展,在當地及周邊地區取得了較大的影響。拉斯佩齊亞市的市長親自參加了赴意展覽的開幕式並致辭,當地多家媒體積極進行了報道。拉斯佩齊亞市以及周邊如米蘭等城市的觀眾在展覽期間熱情前來觀摩,對中國的當代藝術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赴日展覽上,日本國會眾議員、外務省大臣官房參事官及日本多家重要美術館館長等出席了開幕式,展覽也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意、日兩國的很多觀眾都對中國當代藝術表示出非常驚訝,因為這些作品與他們之前所了解的中國當代藝術有天壤之別。

  當然,經過這些年的對外美術交流實踐,我們認為對美術館而言,要做好對外美術交流工作更為重要和迫切的是,在美術館學術建設中必須把視野放得更寬,要從整個中國當代美術發展狀況的層面,分析、梳理、總結代表中國當代文化價值判斷的當代美術發展脈絡。近三十年的國內美術創作越來越繁榮,無論從思想內涵到表現形式,還是從風格面貌到技巧手法,都前所未有地豐富多元。如果我們的學術研究缺少對這樣一個龐大研究對象的總體把握,沒有能力從中梳理、總結代表中國文化價值判斷的當代美術線索,那麼“走出去”的當代美術交流也只能流於表面或者片面。

  隨著國家對外文化交流整體水準的提高,對中國當代美術的交流水準自然也會有更高要求。我們相信,通過梳理中國當代美術脈絡,不斷提高把握中國當代美術內在文化精神的能力,同時積極保持與國內外藝術機構的合作互動,一定能夠做好向世界各地的合作機構和美術館持續推送出自行策劃的代表中國當代文化精神的優秀作品,為進一步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的“走出去”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繫上海美術館黨政辦主任)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