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復旦大學藝術設計係 • 海安523文化産業主題公園
策展人: 王天德 (復旦大學藝術設計係 主任)
承辦單位: 陶藝後援會
展覽時間: 2011年10月22日-11月6日(復旦大學)
展覽地點: 復旦大學 上海市邯鄲路220號
27位參展藝術家: 丁玉紅、丁偉、王天德、王冉之、包春雷、白建松、許肖瀟、劉永順、劉蓉鶯、宋穎、呂嘉靖、湯筠冰、周光明、周進、林正碌、林洪錢、林俊廷、林振龍、楊松壽、陳陽春、陳顯棟、趙陽、趙強、張勇、耿治國、焦士太、譚行健、魏藝
前言:
“簾”是指用布、竹子、葦子等做成的起遮蔽作用的東西。長久以來,簾的材質變換反映出了人類科技的演進歷史。窗簾的材質從樹葉、竹葦、絲綢、紙張、棉布,發展到今天多種功能的隔音簾、百葉簾、風琴簾、電動窗簾等。簾已然成為人們生活中劃隔空間、粧點居室的必需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簾帶有半隱私性。它屬於“家文化”的一種對外符號,通過簾的材質、視覺形象展現家庭的階層屬性與審美觀;同時,簾是通向外部世界的仲介體。人們通過窗簾自由地選擇開放或關閉自我空間,感知外界的冷暖變化。古代文人就有著隱于幕後,通過半遮的簾觀看、感知、理解世界的慣習;簾又是外人窺視他人家庭隱私的通道。人的本性中都有撩開簾幕,窺視他人秘密的慾望。在媒介社會中,個人隱私與媒介事件交織在一起成為公眾事件,大眾媒體充當了窗簾角色,使得社會從“傳統政治經濟學”時代進入到了“符號消費經濟學”的視覺時代。
簾是“連”的諧音。在這次藝術展中,27位兩岸藝術家攜手相連,相會在上海百年名校復旦。在這次兩岸交流展中,簾被賦予了兩層含義,一是海峽相連之簾,參展藝術家雖分屬兩地,但文化傳承中仍秉承著中華藝術思想。在中國當代藝術日漸高炙和中國設計崛起之際,兩岸藝術家借助簾的不同載體交流觀點,展現出藝術傳承和地區藝術觀念的衝突和融合;二是藝術與設計之連,在簾幕的方寸間,藝術與設計交融相生。參展藝術家與設計師進行跨界合作,試圖通過藝術觀念、設計創意、繪畫技巧、數位技術、影像藝術等創作方式相互融合,打破藝術與設計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