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蘊•劉立宇•邱思婷三人展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1-18 18:01:3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請藝術地生活

文/“三重奏”策展人 李穎

藝術是什麼?到目前為止我們仍然沒有確切的答案,貢布裏希(sir E.H.Gombrich英國美學家和藝術史家)(1909—2001)提供了一條線索——從來就沒有藝術,只有藝術家。那藝術家是什麼?一個古老的定義對他們的定義是,創造美的人。現當代藝術家們似乎不再願意把自己與“美”聯繫在一起,但他們也無法否認,即使在觀念主導藝術潮流的今天,“美”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它決定了一個藝術家的被接受程度和範圍。對畫空間此次採用前所未有的展覽形式,呈現視覺藝術與芭蕾行為表演藝術的完美結合,並試圖重新喚起大家對美的直覺感受。

美至少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悟,它繞開語言解釋的陷阱,直達觀者內心。在劉俐蘊這裡,美就纏繞在佈滿絲線的裝置上。滿布畫面的線圈彼此獨立卻又聯繫成一個整體,這是劉俐蘊在漫長時光中的點滴記錄,在絲線纏繞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注入自己的情感。如果説劉俐蘊之前的山水裝置作品讓人們體會到了中國畫的立體意象,那麼現在她正試圖讓自己更深入地進入到繪畫的意韻,從動作和過程中更深入地闡釋繪畫的禪意。

美至少是一種對氛圍的營造,讓觀者通過作品領悟週遭事物新的一面。在劉立宇這裡,美就折射在用玻璃製造的裝置中。透明,可以使觀者穿過作品的表面看到一個剔透的世界。而作品本身也同樣折射著這個世界。體量巨大的項鍊和戒指懸浮在空中,喚起一種久違的神性。其實無論是玻璃還是鑽石,晶體的幾何結構,賦予了它晶瑩的形象和純粹的硬度,並暗示了和造物主意志的某種接近,從而喚起巨大的美感並獲得某種神性。那是一種抵制世界混亂的意志,一種理解世界的內在合理性的願望。

美至少是一種對身體的呼喚,讓觀者通過重新認識自身,貫通與上天的連接。在邱思婷這裡,美就融化在她翩然若仙的舞姿中。作為古典藝術的一支,古典的繪畫與芭蕾一樣,都試圖通過了解身體獲得一種對美的理解。作為德國慕尼黑巴伐利亞國家大劇院首位亞裔芭蕾舞簽約演員,邱思婷正在試圖通過芭蕾與音樂家、與藝術家對話,並藉此溝通各個藝術門類間的聯繫,重新喚起塵封已久的古典美。

在有了“藝術家”之後的漫長歷史中,“藝術”和“美”被不斷細分,以至於我們只留下了細枝末節的印象。本次展覽的三位藝術家除了分別締造屬於她們內心的獨特世界,又共同詮釋了美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平面,更可以蔓延至三維立體空間,蔓延至空氣中,並最終觸動人們的內心。

 

李穎 2010年11月

 

     1   2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