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系列——徐悲鴻學術研討會(中)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 片長: 00:49:33 | 上傳: 2009-04-05

    這兩個圖其實看起來確實非常相似,就是一頭一尾兩個武士不太一樣,中間的人數也都是81個,基本上人物構圖和動態差不多。但是可是有一點非常明顯的差別,就是這兩畫的大小很不一樣,因為我們都是看的印刷品,這兩張圖我都見了,印象非常深刻,後來我們在北大又把這個圖的印刷品買回來,所以能夠更詳細地來看它。我們現在看的是我把它調成這麼大了,實際上這兩個的大小相差四倍,《八十七神仙》其實只有《朝元仙杖圖》的1/4大,下面比它要大四倍,比較起來,一個是一個小畫,一個是一個大畫,我們在印刷品上是看不出這個差別來的。

    這個《朝元仙杖圖》有三段題記,第一段題記從清末的時候有人就開始考證,考證是一個假題跋,因為這面署名是顧德輝,署名的年款,這一年他自己還沒有出生,所以這一段是一個假跋。所以後來這個圖在發表的時候,我們看到各種書裏面,都在電腦裏面把這一段跋把它抹掉了,所以當時我在美國看到這張畫的時候,看到有這段題跋我很吃驚,因為我見到的所有的印刷品都沒有這張跋,它是一段假的。第二段是南宋的時候叫張子某,這個字沒認出來,誰都沒認出來,這段跋説是吳道子的,確認是吳道子的;第三段是趙孟頫的,趙孟頫説這張畫不是吳道子的,是武宗元的,所以趙孟頫的判斷就成為一個依據,其實這張畫上作者的印章、題跋什麼都沒有,和《八十七神仙卷》一模一樣,就是沒有題跋、沒有印章、關於作者的什麼都沒有。

    當時這張畫上面有“宣和”、“政和”的收藏的印章,但是後來我自己仔細地看了一下,我覺得“宣和”、“政和”的印是假的,這個不去討論它了。

    我想從兩個方面對這兩個圖進行比較:一個是藝術品質,藝術品質呢,比較的結果是這樣的,我把它相同的局部我把它都放到一起來看。左邊是《八十七神仙卷》,右邊這個是《朝元仙杖圖》,《朝元仙杖圖》上面很多畫錯了的線條,作者不知道自己畫的是什麼,我們對照一下《八十七神仙》就知道它畫錯了,你比如這個地方,這個局部,這個腰帶和這個胸的關係,完全是一個錯誤的關係,我們看一下《八十七神仙卷》,就知道應該是這樣畫的,這樣這個腰帶才係到腰裏面來了。這個是一個錯誤的畫法。還有第二處,這個是個衣領的轉折,而到這個地方就莫名其妙了,這樣的地方很多,還有這個冠,《八十七神仙卷》上有厚度的,而在這個上面是一個平的,就不知道畫的是什麼。這樣的錯誤比比皆是。左邊的是《八十七神仙卷》,右邊是《朝元仙杖圖》。

    還有武將也是這樣的,我都把它標出來了,這個作者不知道畫的是什麼,這些應該上下連貫,左右連貫的線條,它完全不能夠連貫,而《八十七神仙卷》它是中間有飄帶,或者是有兵器,有什麼鎧甲把它打斷以後,都能夠連起來。所以《朝元仙杖圖》其實是畫錯了的一個畫,包括後面的欄杆。底下的《朝元仙杖圖》的欄杆斷斷續續,他不知道欄杆是個什麼東西。還有荷葉,上面是《八十七神仙卷》的局部,下面是《朝元仙杖圖》的局部,這個地方是空白,沒有畫出來,線條的差別非常大,上面這個確實是能夠像徐悲鴻先生所判斷的,是一個一流的白描的線條,下面這些線條沒有一處能夠得上是一個合格的線條。第二是憑幾的畫法,結構都沒有,結構都畫錯。這是第一個方面,我不詳細説了。我對它一比較以後,第一個,《八十七神仙卷》的從藝術品質上來講是遠遠的高於《朝元仙杖圖》的。第二個他們兩個圖的先後關係問題,按照徐邦達、黃苗子、楊仁愷先生他們的觀點,他們都認為《朝元仙杖圖》在前,因為《朝元仙杖圖》上面有趙孟頫的題跋,認為是武宗元是首創,那麼其他人只能是臨摹他的了,我詳細的做了一個比較,我認為是相反的觀點,我認為《八十七神仙卷》在前,《朝元仙杖圖》在後。我做了一些局部的比較,這個是晚唐的敦煌壁畫,這個就是謝稚柳、張大千他們在那裏看的,這個年代很清楚,因為這個有鹹通六年一個墨字的題記,所以這個年代很清楚,是晚唐的,不用去推測它。這個是《八十七神仙》,這個是《朝元仙杖圖》,這個是傳李公麟的,但實際上是南宋的,《維摩演教圖》。我把這四個人物的造型做一個比較,實際上這是一個局部,我隨便挑兩個都是這個樣子,有兩個區別,一個是:唐代的人都是圓臉,宋代的人都是長臉,所以我們把這兩個比較起來,《八十七神仙》它不是圓臉,但是它比較接近圓臉,《朝元仙杖圖》都是長臉;第二個是脖子、頭、頸、肩的關係,紅線是我畫上去的,這個脖子、頭、頸、肩的關係比較接近唐代的關係,脖子他沒有單獨地把它抽出來,作為一個描寫,我們看看南宋,就是流行這樣的脖子,整個宋代流行的就是這樣一種脖子,我們把它倒過來一看就是π的形,但是《八十七神仙》它不是這樣的,它沒有一個單獨脖子這樣一個長度,三根線的關係是這樣的,所以它更加接近晚唐的畫法。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局部的比較,我為其中的有些 器物,比如説這畫裏面有很多的器物,這個花瓶的比較,這個是《八十七神仙》的,這個是《朝元仙杖圖》的,這個瓶子,這個是典型的一個接近唐代的瓶子的造型,這個是接近宋代瓶子的造型。像這樣局部的東西很多,我列了一處,我不把它全部列出來。

    第三個從人物的關係來看,這是一個扶桑大帝,我們看這個主神跟他附近的使臣的關係,比例上小得多了,他們幾乎是相等的。所以這種比例關係是在宋代出現的,所以從這上面來看,是完全不一樣的。

 

     1   2   3   4   5   6   7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好友分享 添加收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郎紹君談徐悲鴻大型藝術展
 徐悲鴻大型藝術展開幕式
 范曾:關於藝術 人生 祖國的對話(下)
尋找”當代”以外的可能性——葉永青專訪
譚平談抽象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