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繪紫禁城平面圖
北京的紫禁城俗稱故宮,是我國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宮,是中國目前留存下來最大也是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紫禁城建築在空間處理上通過建築群組縱深層次的處理,獲得空間序列的藝術效果;在佈局、色彩等方面又體現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權神授、神人以和的傳統思想。人們只有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意蘊中去認識紫禁城,才能體會其韻味美感和營建思想。
始建於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的紫禁城,清入關後修葺而沿用,現存的建築多為清代所修建,但總體的佈局依舊保持原有面貌。紫禁城的主要建築群分前朝後寢,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于中軸線上。並列于高臺上的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為前朝主要建築體,是外朝區域的中心。從大清門到景山,主要的建築完全位於中軸線上,嚴格地保持對稱的佈局,顯示了莊嚴、整齊的氣氛,這對於統一建築群的藝術面貌發揮了相當程度的作用。
縱觀故宮的平面佈局,中軸線明確,左右對稱,秩序井然,前朝後寢,符合封建禮制的要求,在建築美學上,體現出“大狀”的特色。外朝與內廷的建築空間處理,氣氛迥然不同。不僅反映在建築物的造型、體量、裝飾等方面,也反映在建築物的疏密程度、自然物的剪裁處理諸方面,分別營造了不同的空間氛圍。紫禁城是由從大清門(明時稱大明門)經天安門(明時稱承天門)、端門到午門,以及由午門進太和門到太和殿前,五個不同尺度、不同形狀、不同風格的院落所組成。目的是為了通過它們之間的交替出現,反覆對比、烘托,來強化太和殿的至尊地位。其中,天安門前的一組是整個外朝中路空間序列的前奏。明、清兩代天安門廣場是用高大封閉的紅墻和數百間單調的千步廊,所圍成的“丁”字形收縮性空間。儘管在天安門前院落向東西兩翼延伸,形成“天街橫亙”的形勢,但總的還是給人以狹窄緊迫的感覺。過了天安門,端門前的院落,無論是寬度,還是深度,都驟然地大幅度收縮,空間越發顯得緊迫。人們受到的壓抑,也就越發強烈了。這種壓抑感正是對皇權畏懼的起點。端門後午門前的院落,雖然深度被拉長了,增加了院落的縱深感,但由於兩廂廊龐壁立,依然給人以狹窄緊迫的感受。在這個修長院落的盡頭,傲然聳立的午門,使這種狹窄緊迫的感受達到了頂點。進入午門後,是一個深度淺、寬度相對加大的橫向空間。同前面幾進院落形成鮮明對比,顯得開闊舒展了許多。人們的壓抑感,到這裡獲得驟然釋放。這個釋放並不會使人輕鬆。相反,使入朝者在畏懼心理上更添加了對皇權臣服的成分。這是因為巨大往往可以喚起人們的崇敬和景仰心理活動。這裡就只能是對皇權的臣服。這種心理誘導,十分重要。當混雜著畏懼、景仰心理的朝臣,從昭德、貞度兩門繞過太和門,進人空間更為宏偉壯闊、殿宇更為高大瑰麗、禁衛更為森嚴逼人的太和殿院落時,不由自主地五體投地,也就可以理解了。這個空間序列的藝術效果,是通過建築群組縱深層次的處理獲得的。這些層次不是一下子全都展示在人們的眼前,而是一個個院落、隨著人們向縱深方向前進的時間順序逐步展示出來,從而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這個高潮和點睛之筆的所在,自然就是太和殿院落和太和殿本身了。它前邊的四進院落都是從屬於它,都是為著烘襯它而著意鋪陳。如同一部交響樂章一樣,這個空間序列既有前奏,有高潮又有尾聲,有呼應,有著鮮明的節奏感。
(注:全文有刪減。本文作者係中國美術學院美術教育係藝術鑒賞專業學生。其上報的“紫禁城建築營造法式考及古建築修復研究”課題為浙江省大學生科研創新團隊資助項目。) |